寒在三九,热在三伏。三伏天的到来意味着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开始了,虽然“入伏”没有列入二十四节气中,但确实是我国传统岁时节令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在《史记》中曾有记载“秦德公二年初伏”,由此可见在我国战国年代就有了“三伏天”的说法,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初伏”、“中伏”和“末伏”。
进入三伏天之后,地球表面每天所吸收的热量远高于它散发出的热量,造成地表热量积聚,气温自然而然也降不下去,而且此时雨水充沛,空气的湿度偏大,而人体所排出的汗液在湿热的环境中,无法很好的蒸发而停留在皮肤,未能将人体中的热量带走,所以三伏天人们会感到又闷又热。
俗话说“夏季无病三分虚”,人们会经常感到头昏脑涨、全身乏力、没有食欲,导致日渐消瘦,甚至稍不注意还会中暑,这就是老百姓所说的“苦夏”。所以三伏天在饮食方面要着重管理,莫贪凉、多吃水果和蔬菜,注意补充营养,让“夏病”无机可乘。明日入伏,记得多吃这“3瓜3肉和3果”,应季而食,健康过一夏。
【这3种肉要记得吃】
羊肉
民间有“补在三伏”的说法,入伏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暑气最盛,是营养消耗最大的时间段,所以在三伏天更需要进补,不过要以温补为主。羊肉性温、有益血、补肝、明目之功效,在《汉书·杨恽传》有记载“田家作苦,岁时伏腊,亨羊炰羔,斗酒自劳”,所以民间一直有三伏天喝羊汤的习俗,很多地方在三伏天会举办伏羊节。
夏季人们喜欢吹空调、吃生冷食物,导致寒气入侵、阳气亏损,羊肉有暖胃生津的功效,一碗热腾腾的羊肉汤下肚,瞬间酣畅淋漓、全身清爽,有以热制热、排汗排毒、驱除湿气的作用,尤其是对夏季在户外工作的劳动者来说,此时更要补充的营养,夏季吃羊肉能提高身体抗菌能力和身体素质,所以在过去北京地区有“贴伏膘”的说法。不过要注意的是伏天吃羊肉是有讲究的,最好采用炖煮的方式进行烹饪,避免上火。
黄鳝
入伏后,高温潮湿的天气仿佛将人们置身于“大蒸炉”之中,人体出汗多、新陈代谢加快身体消耗比较大,人们常都感到精神不佳、食欲不振,整天昏昏沉沉的没有活力,此时需要吃一些温和的食材补充能量,其中黄鳝是夏季进补的理想食材,而且入伏后的黄体壮肥美、滋味鲜美,其中的营养也达到一年中的最高峰,所以入伏后是品尝黄鳝的最佳时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