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N怎么治疗?
对我们的身体来说,中性粒细胞的主要作用就是抵御细菌和真菌感染。因此,是否需要治疗取决于感染风险的大小。一般来说,中性粒细胞轻度和中度减少时,细菌真菌感染的风险并不大,无需过多干预;重度减少时,需要结合宝宝感染情况来决定。如果感染频繁,就需要积极干预了。
既然AIN与ITP的发病机制那么相似,我们不妨参考ITP的治疗措施(详见既往《科普 |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和护理》)。
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如同在ITP时可以很快提升血小板一样,用于AIN时也可以快速提升中性粒细胞,在急性细菌感染时还有利于抵抗细菌,一举两得。但提升的效果短暂,作为预防感染显然性价比太糟糕了。
糖皮质激素(泼尼松之类的):可以提升中性粒细胞计数,但激素本身又抑制了中性粒细胞的功能,反而增加了感染的风险、得不偿失,不宜使用。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用于AIN就如同艾曲波帕用于ITP一样,可以刺激中性粒细胞造血和释放,是目前AIN甚至是先天性中性粒细胞缺乏症伴反复细菌感染时的主要治疗措施。以前需要每天注射,限制了应用。现在有长效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每个月注射一次就可以有效预防细菌感染。
跟ITP一样,AIN也是自己自愈的,只是无法预测具体每个宝宝何时会痊愈。因此,没有明确的疗程,需要根据宝宝细菌感染的频繁和严重程度个体化制定治疗方案。
AIN宝宝平时如何预防细菌、真菌感染?
AIN总体预后是良好的,经过长短不一的病程后多数宝宝会自然恢复。平时细心照顾、搞好个人卫生有利于减少细菌、真菌感染的出现。首先需要勤洗手、勤洗澡,保证皮肤卫生,减少长疮疖的机会。每次进食之后应该用凉开水漱口,可以减少口腔、牙龈的感染。要保证大便通畅、避免便秘,以免发生肛裂导致肛周脓肿。一旦皮肤、黏膜损伤或者出现炎症,就需要及时治疗以免感染加重。
致宝妈宝爸:
中性粒细胞减少在儿童里面很常见,大多数是急性病毒感染所致的暂时性减少,少数为良性的AIN,先天性中性粒细胞缺乏是非常罕见的。所以,发现宝宝单纯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红细胞、血小板正常)不用慌张,在医生的指导下随诊复查,必要时可以通过骨髓检查和基因检测来确定原因。急性病毒感染引起的暂时性中性粒细胞降低多数是分布改变所致,一般不会增加细菌感染的风险,不需要“升白药”治疗,并且平常的口服“升白药”效果也不好。对AIN宝宝,大多数经过一段时间后可以自愈,是否需要治疗取决于细菌感染是否频繁,平时做好宝宝的卫生护理是预防细菌感染的关键。
#袋鼠健康超能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