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护血管,控制好血脂水平,生活中要做好四件事
第一件、补充水分
血液粘稠度过高会影响血液的流动速度,导致血小板在血管局部沉淀,增加血栓的形成率。
及时补充水分有利于稀释血液,保持血液循环的通畅,尤其是这3个时间段,要注意补充水分:
1、清晨起床:稀释早起时粘稠的血液;
2、临睡前:喝一杯温水,有助于补充夜间新陈代谢、呼吸所需的血液,避免血液过于粘稠;
3、三餐之间:少量多次喝水,保证体内水分充足。有研究结果发现,每天5杯水以上的人比每天2杯水一下的人更少发生心血管疾病。
第二件、对抗自由基
除了他汀类药物,美国加州大学有研究发现,血管长时间受到自由基的侵害时,会导致血管内皮被持续破坏,弹性变差、脂质更容易沉积增生,堵塞血管。
多摄入自由基的天敌-抗氧化剂,有助于对抗自由基对血管带来的伤害,减少脂质沉淀,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增加血管壁弹性及冠脉流量,稳定血脂。
生活中,多酚类、花青素、硫辛酸、黄酮类、维生素E、C等,都是不错的对抗自由基的抗氧化剂。
第三件、戒烟酒
尤其是血脂高的人,要远离烟酒。
吸烟会增加血液的凝结倾向,减少血液中“好胆固醇”的含量,增加主动脉瘤的发生风险;
吸烟还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增加血管堵塞、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而喝酒会增加房颤的发生风险,酒精也会对血管带来直接的刺激,不利于血脂、血压等的稳定。
建议,尽早戒烟。
第四件、积极心态,坚持锻炼
保持良好的心态,有利于内啡肽的分泌,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建议,遇事冷静1分钟,每天做3件自己感兴趣的事。
坚持锻炼,有利于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降低胆固醇及甘油三酯水平,提升好胆固醇的水平。
建议,选择慢跑、中速步行、健身操、骑自行车、游泳等有氧活动,没抽运动3~4次,每次持续20~30分钟。
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