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6月21日是夏至,这一天是盛夏的起点,之后就要迎来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
尽管夏至后天气炎热,可阴气已经开始生长,这使我们的身体显得较为脆弱,容易被疾病侵袭。
因此,从夏至起,要注重养生,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衰」的变化,养护好我们的阳气,这样才能轻松度夏、不生病。
本期【健康科普】,咱们就一起来看看「夏至养生的起居、饮食法则」!
夏至起,养护阳气是关键
《黄帝内经》讲“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心主夏”。
夏至是人体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因此养生需要保护好体内的阳气,养护好心的阳气。
夏至最忌讳的 6 种损伤阳气的起居方式,大家一定要注意了:
1.每天熬夜,睡得晚
夏至的睡眠,要遵循“养阳”的方式:晚睡早起,睡好“子午觉”!
睡好“子午觉”是指什么?
子,是指 23:00~凌晨 01:00,此时阴气最盛、阳气较弱,适宜躺卧休息以养阳。
午,是指白天 11:00~13:00,此时阳气最盛,阴气最弱,“阴气尽则寐”,午休 30 分钟,可以让五脏六腑和身体得到很好的调整与休息。
也就是说:
晚睡早起,并在中午适当休息 30 分钟,这是夏至后保证睡眠质量、充养气血的最佳睡眠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