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还要注意限制含嘌呤高食物的摄入,因为嘌呤进入身体后会迅速转化为尿酸,正常尿酸会随着尿液排出,但尿毒症患者肾脏功能减弱,导致尿酸不能顺利排出体外,在肾脏堆积很可能会损伤肾脏,加重肾脏负担,不利于患者恢复。
综上,我们了解到常吃粗粮杂食可能会损害肾脏健康,难道这就代表粗粮杂食不益于身体健康了吗?其实并不是,下边我们一起学习下哪些人食用粗粮杂食是更健康的。
三、哪些人适合吃粗粮杂食?
近日,发表在《JAMA Network Open)上的一项新研究中,来自美国哈佛大学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领导的研究团队评估了膳食纤维摄入量与老年人炎症水平和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的关系。
通过这项研究发现增加谷物膳食纤维的摄入,减少了炎症发生,并降低了心血管的发生风险。所以,说明增加粗粮杂食的摄入可以降低心血管发生的发病几率。
除了预防功能外,粗粮杂食本身的物质还能为人体提供所需的维生素 B1, 因为维生素 B1主要集中在谷粒的外层,而粗粮会保留大多的谷粒外层 , 所以粗粮中的维生素 B1含量也比细粮高 。
而维生素B1可以有助于神经系统正常活动,促进大脑生长和发育。因此小孩在大脑发育期间多食用粗粮杂食是很好的。
此外, 面、小米等粗粮含维生素C和蛋白质都比大米、白面高。所以,多食用粗粮对身体补充维生素 C和蛋白质有很大帮助。
玉米中含有大量的胡萝卜素, 被人体消化后 , 能转变为具有生理活性的维生素 A,而维生素A可以有效抑制肺癌、胃癌、食管癌的发生。
另外还有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CKB)针对50多万居民的一项研究分析表明,多吃粗粮,能降低糖尿病和缺血性脑卒中风险。与不吃粗粮者相比,经常吃粗粮(如小米、玉米和高梁)者患糖尿病风险降低12%,缺血性脑卒中降低14%。每天多吃100克粗粮糖尿病和缺血性脑卒中风险分别降低14%和13%。所以,糖尿病患者吃粗粮是可以降低发病进程的。
同时膳食纤维可以增加饱腹感,调节餐后葡萄糖和胰岛素反应,而粗粮杂食中所含的多酚或者其他生物活性都被证实可以改变肠道菌群的组成。刺激排便,减少大肠细菌中所含毒素对身体的影响。
粗粮杂食对身体有这么多的好处,但是如果没用正确的方法食用的话,也是发挥不了它的重要功能的,要想吃好粗粮杂食就要每天都坚持吃,每天每人摄入的主食量有250-400克,粗粮占50-100克比较合适,但是老年人和儿童或消化不好的人每天可以减少食用量。
粗粮杂食食用要有多样性,每天食用不同种类的粗粮可以调节口味,还能满足营养需求。粗粮加工的方法以蒸制是最好的,食用粗粮时,要喝多于粗粮一倍的水,这样才能保证肠道正常的运行。食用粗粮时还要注意搭配荤菜,荤素搭配,平衡膳食这样对身体健康才能更好。
文章总结:
粗粮杂食虽好,但也不是对所有人群都有一样的获益。有肾病、尿毒症的患者就不适合食用粗粮杂食,因为粗粮杂食中所含有的物质元素,对肾脏功能受损的患者来说是一种负担。
参考文献:
[1]星星. 如何正确食用粗粮[J]. 农产品加工,2010(06):25.
[2]赵建民. 对当前“食不厌粗”饮食时尚的诠释[J]. 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04):11-14.
[3]姚洁. 尿毒症患者饮食健康教育与护理干预[J]. 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24(08):137-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