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79年最早的积极心理学研究实验开始,我们发现,如果是调动积极情绪,不管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只要积极情绪调动起来的孩子,学习效果比情绪中立的孩子要快得多。
后来80年代的时候,耶鲁大学做了一系列的实验,他们用不同的方式来引发孩子的积极情绪:有的是看一组有积极意义的词,有一种是让他看漫画书,还有甚至是给他吃一点糖,就调动起来这种积极情绪,然后让他们去学习。
不同的学习,有的是数学,有的是让他们学习崭新的语言,有的是应用于大人,让他们去做一个比较难的谈判。
结论就是在这张图上,不管你考察的是记忆力、理解力、决策能力,还是谈判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前瞻性,所有这些都加起来,积极情绪都是显著正相关的,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
当你把积极情绪调动起来,孩子学习的效率会更高。
记住这一点非常重要。下次如果你的情绪不好,累了一天,回到家再去管孩子学习,真的很困难。如果你觉得我现在的情绪不是很积极,你放心,你给孩子的情绪也是消极的。
在这个情况下你不如就先休息一下,做一点让自己愉悦的事情,把自己的积极情绪先调动起来,也许就是在下班路上听一段音乐,也许是回家之后先给自己泡一杯茶,你先把自己的情绪调动起来,再去帮孩子。不然的话它是互相恶化的,是一个恶性循环。
所以下次你在问到孩子的时候,不是问“吃了吗”,应该问“笑了吗”。
注意,如果今天一天下来跟孩子之间没有任何积极的互动,没有任何积极情绪发生的时候,一定要找一找到底怎么样能够调动积极情绪。你最了解你的孩子,找一件能把他积极情绪调动起来的事情。
积极情绪有两种因素:有心理因素,还有身体因素。其中睡眠非常关键,它不光影响我们的情绪,还影响到我们的自控力和意志力。
你知道青少年13到19岁之间,美国睡眠基金会,青少年期间需要多长时间的睡眠吗?理想状态下青少年期间需要9.25个小时。
长期睡眠不足的话,对孩子不光是情绪的影响,他整个的学习状态特别差,记忆力、理解力,特别是脾气。睡眠够了,他就比较能正常地处理自己的情绪。身体的状态比较好,学习起来也更好一些,这是生理上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