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心理咨询师镜心,温暖陪伴、疗愈心灵,喜欢我别忘了关注我哦!
内向不会引起精神内耗,内在冲突才会引起精神内耗。
澄清关于内向的误区
心理学研究发现,“内向”只是人的一种与生俱来的气质类型。
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内向者与外向者的区别是,内向者的大脑前额皮层灰质比外向者的更厚、更大。
前额皮层的主要作用是抽象认知与自我控制、记忆与注意、计划与策略、思考与内省等。
内向者大脑这一区域体积更大,就意味着他们会把更多的时间用在抽象思考和内在体验上。
抽象思考和内在体验与“精神内耗”不同,因为前者的感受是愉悦感、充实感、提升感;后者的感受是消耗感、疲惫感、丧失感。
产生“精神内耗”的原因
真正的“精神内耗”是由个体内在冲突导致的。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 自卑&敏感
自卑、敏感的人,遇事多思多虑、胆小犹豫,导致精神内耗严重。
面对同样一件事,内心有自卑情绪的人会更注重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并反复揣摩和放大它们的含义。
所以,许多人会说“自卑很难、敏感很累”,就是因为太在意外界,而欠缺对自己我的爱与接纳。
2、 讨好&忍让
讨好型人格的人容易在人际关系中以“牺牲自我感受”为代价取悦他人。
当一个人把他人的喜怒哀乐凌驾于自我的情感体验之上时,个体内部的矛盾感就产生了。毕竟人非圣贤,处处压抑自我的感受,照顾他人的想法是需要“思想斗争”的。
因此,委曲求全不能使人感到愉快,过度为他人着想也会消耗很多精力。
3、 需矫正的心理
悲观思想、负面情绪、创伤心理、完美主义、焦虑症、强迫症等需要矫正的心理都会产生严重的“精神内耗”,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避免“精神内耗”3种方法:
1、 修正不合理认知
很多人对自己和外界存在不合理认知,这些认知可能是从原生家庭习得的,也可能是长期思维习惯的固有模式。
总之,修正不合理认知的重难点是:意识到“我”的认知存在问题。大量的人陷于“精神内耗”无法自拔的原因就在于,有问题而不自知。
2、 自我同一性的养成
充分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可为”与“不可为”,“能为”与“不能为”分别是什么;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讨厌什么,拥有什么、欠缺什么……
努力让自己感受到平衡而不是矛盾,让行为与意志相协调而不是相违背。
3、 增强内心的柔软度
很多时候,我们感受到一种自我的消耗,恰恰是因为内心不够柔软。我们总是认为,忍耐痛苦、掩饰疲惫、隐藏脆弱就是坚强,实则不然。
让自己柔软,接受自己并不完美,也不对自己做太严格的要求;让自己柔软,接受他人并不完美,也不对他人抱太深的执念。
当自己产生负面情绪时,学会安慰自己、原谅自己、鼓励自己,不要一味地逼迫自己。
总之,“精神内耗”的人是很辛苦的,他们的“苦”在于内心时刻在斗争,但外表却风平浪静。希望他们能加强对自己的关注,尽早拥有协调、愉悦的内心世界。
心理姐,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擅长个人成长、婚姻情感等方向心理咨询。
关注我,随时线上交流,了解更多心理学干货。
一般而言,内向的人善思,有思必有虑,思虑者,喜怒不形于色,不表于外,就要消耗内在的精神力。相对于外向形的人来说,经常乐观放松,精神不被压抑,所思所虑,所喜所悲得到及时释放,就不会消耗多少精神力了。内向是逆势而为,外向是顺势而为,正如逆水行舟与顺水推舟一样,结果肯定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