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卫健委网站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扩大儿童血液病恶性肿瘤救治管理病种范围的通知》,将多种罕见病纳入儿童血液病恶性肿瘤救治管理病种范围,这些病种包括脑胶质瘤、髓母细胞瘤、颅咽管瘤、室管膜肿瘤、恶性生殖细胞瘤、鼻咽癌、甲状腺癌、胸膜肺母细胞瘤、神经纤维瘤病、朗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以及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为更多的罕见病患者及家庭带来新的希望。
全世界有着不少于七千多个种类的罕见病,影响着大约5亿人的身体健康。而在这已知的七千多种罕见病里,其中80%以上是属于遗传性的疾病,患者大部分是儿童。虽然不断发现的罕见病病例为科学的进步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人类面对罕见病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能做到的还是远远不够。
那么血液系统罕见疾病有哪些呢?
下面为大家罗列出来,一起了解更多。
非典型溶血尿毒综合征
疾病英文名:Atypical Hemolytic Uremic Syndrome
患病率:3/1000000
遗传方式: 常染色体隐性
ICD编码:未知
病因:主要是因为由于原本保护人体免受外来微生物攻击的补体系统发生失衡所致,在正常情况下,补体系统的长期活化受到一系列「开关」(补体抑制因子)的严密控制。在aHUS患者中,一个或多个此类「开关」由于基因突变而丧失了功能,造成患者永久性地失去抑制补体系统活化的能力,导致补体系统的长期活化引起严重的临床后果。
先天性纯红血球再生障碍性贫血
疾病英文名:Blackfan-Diamond anemia
别名: 布-戴二氏贫血综合征
患病率: 未知
遗传方式: 常染色体显性
ICD编码:D61.0
病因:目前,已经确定是由于基因突变而患病的患者占到40-45%,且都与控制核糖体蛋白的基因有关,从较小的核糖体亚单位(RPS7, RPS17, RPS19, RPS24)到较大的(RPL5, RPL11, RPL35a)。RPS19、RPL5、RPL11这三个基因的突变分别在25%、9%、6.5%的患者身上发现,而其他的基因则分别只在1-3%的患者身上发现。到目前为止唯一明确的基因型与表现型的联系是突变基因RPL5和RPL11携带者中颅面异常的发生率很高,而突变基因RPS19的携带者中则很低。
血友病
疾病英文名:Hemophilia
患病率:1-9 / 100000
遗传方式:X连锁隐性
ICD编码:A型D66 B型D67
病因:为一组遗传性凝血功能障碍的出血性疾病,活性凝血活酶生成障碍,凝血时间延长所致。
1.血友病A(血友病甲)
即因子Ⅷ促凝成分(Ⅷ:C)缺乏症,也称AGH缺乏症;
2.血友病B(血友病乙)
即因子Ⅸ缺乏症,又称PTC缺乏症、凝血活酶成分缺乏症;
3.因子Ⅺ缺乏症(血友病丙)
即Ⅺ因子缺乏症,又称PTA缺乏症、凝血活酶前质缺乏症。
范可尼贫血
疾病英文名:Fanconi anem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