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PART
透针法的作用与特点
1.一个穴位贯穿两条经脉(或几条经脉),沟通经气:用针刺入某一腧穴,得气后,可以用手法引导经气运行,感觉与针刺的深度和操作的强度。刺入另一穴位时,再作手法,使之得气,气顺针光方向往病处行,使两经脉气相通交融。病在阴者,可从阳引阴;病在阳,尚可从阴引阳。有时也可以根据五行的克制规律,选用相似的、可能的穴位。如老医王乐亭治便秘,常从阳陵泉刺至足三里,用木疏土。由于两经经气相融,气血得以运行疏通,从而加强治疗效果。有时在透刺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两条以上的经脉,其治疗效果会更加广泛和明显。
2。一穴配二穴,以免伤气:针刺某一穴位,必须经皮肌达筋脉或深入脏腑。所谓透刺不同于一般的沿皮针刺。针刺深,刺激重。由于补泻手法的施行,可以达到一定的治疗效果。那么,如果用细针刺破皮肤,那表面的防御之气肯定会受到损伤。若用三棱针刺入,不但伤气,还耗血。伤皮肤,伤皮肤,伤肺……”所以,针刺一个穴位,是深入皮下深入到另一个穴位,这样至少可以减少对另一处皮肤的刺伤,可以避免伤及肺部。皮肤之气。针刺二穴亦可达到治疗效果。
02
PART
十二头穴方
1.十二头穴方的组成与组成:关于“头穴”,在针灸上一般用得比较少,老医生王乐亭自己在50年代用的不多,60年代初期,王乐亭惯用的穴位透方基本形成。肩关节;曲池透少海,缓解肘关节;缓解手掌、手指关节;从阳陵泉透阴陵泉,缓解膝关节;透三阴交,透厥谷缓解肩关节。他是踝关节;倒置的形状。可根据病情需要选用上述透穴中的一种或几种。后来,在不断的实践中,他逐渐将头穴系统化、规范化。1962年前后,他完成了“十二头穴方”。肩胛缝③曲池经少海④外关经内关⑤合谷劳劳宫⑥阳池经大岭⑦环条经风石⑥阳关经曲泉⑨阳陵泉经阴陵泉⑩厥谷经三阴交⑪气虚透神脉⑫太冲透涌泉。其中①③⑤⑦⑦⑦组穴为主穴,其余为辅穴。要穴的作用是舒缓、软化、抚平肩、肘、掌、臀、膝、踝关节。
2。十二透穴的临床应用:透刺的作用上面已经讲过了,正是因为它的作用和刺激性很强,所以在作为系统方剂和常规治疗时应该掌握好适应症,特别是根据患者的虚弱和其他情况。
(1)十二穴方主要适用于中风后半身不遂,病程半年以上,关节、肌腱急性挛缩的患者。治疗时,若言语涩涩,加风池金星复服;肩不上提,除用腋缝穿肩胛骨外,加肩隼托极拳;秋墟透神脉外,加商丘照海;见下垂足者,改用解溪过中印。
(2)痹证久不愈,关节屈伸不畅者亦可用。透穴后可加灸,以助温经散寒,温补气血。
(3)亦可用于小儿麻痹后遗症足下垂者。膝肌麻痹者,加独鼻头膝关节;踝瘫者加解溪透中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