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血糖指标异常,一般的病人和医生首先想到的是药物治疗。虽说医生也会给予病人常规性的膳食和运动指导,但往往是例行公事似的,说者原则笼统,听者有心无奈,都把健康的希望放在药物治疗上。那么初次诊断的血糖异常,能否先试试生活方式治疗呢?
笔者有一亲戚的王姓朋友,41岁时带着妊娠糖尿病生一女孩。女孩现年方二十,在北京某知名大学读书。因高中时奋发学习,久坐不动,饮食营养充足,开始身体肥胖。女孩身高168厘米,体重71千克,属于肥胖体型。
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生化体检测得糖化血红蛋白正常,空腹和餐后二小时血糖偏高,空腹胰岛素和餐后二小时胰岛素较高,被诊断为高胰岛素血症。医生认为是肥胖导致了胰岛素的抵抗,告知生活方式干预减肥是最有效、最经济、没有副作用的治疗方法,也可用二甲双胍等药物治疗胰岛素抵抗。由于医生没有给出生活方式干预的具体可操作方法,最后还是配了二甲双胍进行生活方式干预的辅助治疗。
王姓朋友及女孩知道减肥的重要性,但由于不知道具体的做法,找了很多书籍也不得要领,最后找到减肥的机构,食用“能量棒”什么的。从高一就开始减肥,到高三时体重由75千克减到65千克。读大学后体重又反弹回70千克。2020年7月起,采用二甲双胍+“自己理解的减肥方法”治疗,三个月了,血糖经常波动,减肥效果也不理想。后来朋友听说我对“糖尿病膳食治疗”有什么“手测量”方法,就介绍王姓朋友前来咨询。听我介绍后,她的孩子在国庆假期期间,经过四天的实践,结合每天运动0.5-1小时,不再服用二甲双胍,体重下降了500克,血糖也降到了正常范围。女孩表示很有信心,决定继续采用合理膳食改善健康状况。现在女孩自带电饭锅到学校,自煮“全谷米饭”,蔬菜和荤菜从学校食堂购买,吃足蔬菜,控制荤菜,已经获得持续的健康改善。
这个女孩为什么会出现高胰岛素血症?
因为该女孩的妈妈怀她时就患糖尿病,且出生时体重高于4千克,她的遗传倾向易得糖尿病。同时她和现在绝大多数的孩子一样,生活富足,爱吃奶茶、糕点等美味零食,食物过量,又因为缺乏身体活动,加之学习的压力,体型肥胖,所以她体内脂肪细胞过多导致胰岛素的作用下降(即所谓的胰岛素抵抗),需要分泌更多的胰岛素,所以出现了高胰岛素血症,是典型的2型糖尿病易感者。
出现胰岛素抵抗算不算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是糖尿病的重要发病机制。如果患者早期不及时科学地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发展成为糖尿病是迟早的事。这个女孩空腹血糖、胰岛素和餐后二小时血糖、胰岛素较高,可以认为她的血糖高不是胰岛素的绝对缺乏引起,而是食物过量引起的相对不足,以及肥胖导致的胰岛素抵抗。由于她的空腹血糖6.3mmol/L,<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7.9mmol/L,<11.1mmol/L,因此还不能诊断为糖尿病,只能判断其是糖尿病前期。
糖尿病前期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糖尿病前期的治疗方法包括以膳食和运动为主要内容的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治疗及“减重手术”等,但首选生活方式干预,尤其是年轻患者。如果生活方式干预无效,可辅助增加药物治疗。
女孩采用了哪些具体的做法达到了预期的治疗效果?
首先我们根据《糖尿病每日食物交换份需求速查表》(另文介绍https://www.toutiao.com/item/6727752110739309068/),根据身高、体重和体力活动类型,查表得知该女孩每天需要摄入17份食物交换份的食物。其次是根据《不同食物交换份需求者膳食一日三餐食物合理分配表》(另文介绍https://www.toutiao.com/item/6728130922991845902/),查表对17份(食物交换份https://www.toutiao.com/item/6740886663284654606/)进行一日三餐的合理搭配,并进行个体化调整。结果是:三餐平均分配,主食(谷类食物)每餐3份(米饭体积约250毫升,相当于4寸饭碗浅浅的1碗,略小于1拳头),蔬菜每餐0.5份(蔬菜体积约320毫升,相当于4寸饭碗满满的1碗,略大于1拳头),蛋白质类(肉鱼蛋奶豆)1份(1份瘦肉、蛋、黄豆、豆干或奶粉相当于1个鸡蛋的体积,1份鱼相当于1.5个鸡蛋的体积,1份豆腐、脱脂奶相当于1个拳头的体积)。每天水果1份(1拳头体积),分两次作为上下午的加餐食物。烹饪油2份(2调羹)分散在菜肴中,食用者不再计量,如果见到很油的蔬菜,可以用白开水涮着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