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式俗讲,是中医诊疗疾病时经常会使用的方法,也是与病人交流时的有效语言形式,是目前中医发展的重要工具。

交流有工具
系统化俗讲,是指中医在系统化、完整化发展中,借用一些阴阳五行、五运六气、六经辨证、八纲辨证等系统化工具,来解读自身逻辑性机理的方法。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都需要完整化,并且是具有逻辑性的完整化,中医同样是如此,中医内容中的阴阳五行、五运六气、六经辨证、脏腑辨证等,就是由此而来。如中医把人体的五脏六腑与古代的官职相对应,以解释各个脏腑的功能特点;中医把五脏六腑表里合一,与五行相对接,以进行一定形式的逻辑推理;中医把疾病状态与五运六气相合,以判断疾病不同时期的发展趋向;中医把疾病诊疗与西医理论对接,以脏腑为核心解释疾病。部分医家认为,学习中医,一定要学懂易经,就是希望通过易经体系,来把中医内容完整化、系统化。
系统化俗讲,是中医绕不开的门槛,但是在缺乏对人体生理病理有效研究手段的情况下,系统化俗讲虽然内容极其丰富,但是并未能走出一条康庄大道,即没有获得中医内部的共识,也未与西医基础理论体系相一致。

无系统、难传承
中医俗讲,是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固定式俗讲,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中医、学习中医,在生活中实践中医,但探索式俗讲的弊端,以及系统化俗讲的无奈,又为中医的发展,带来了诸多隐患,以至于中医迟迟未能有突破性发展。目前的网络系统中,充斥着很多探索式俗讲,以及系统化俗讲,更是让很多学习者看似进步,其实是进入了误区。
中医俗讲,兴了中医,也可能亡了中医,可听可用,但是却始终要有怀疑之心,更是要有探索中医系统化、完整化的大愿及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