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品 | 创业最前线
作者 | 行者
编辑 | 蛋总
李志鑫从来没想到,自己有手足无措,焦虑到失眠的那一天。
年轻时在中国大饭店后厨学徒,学会了一手川菜烹饪精华的李志鑫,后来自行创业开办过多家川菜馆子。
虽然生意很好,但川菜做下来费时费力,而且上了年龄他的精神就跟不上。后来有人劝他做一些简单且快捷方便的流水餐,他听进去了。在北京考察了多家簋街小龙虾店后,2018年的夏天,李志鑫把自己经营多年的川菜馆转给了朋友,转身在北京五环外开了一家多味小龙虾店。
由于李志鑫的厨艺精湛,而且他们家的龙虾共有14种味道,一下子就在北京的老饕之间打响了名气,2019年开始,小小的龙虾店门前马路上都摆满了桌椅,一到夏季人声鼎沸。如果想尝到李志鑫亲手做的龙虾,食客还必须提前三天预定才能约上。
哪怕是2020年年初爆发的疫情,李志新都没有恐慌,因为店里还有不断的外卖单子,让他们的生意没有停歇下来。而且在疫情好转时,异常火爆的堂食和外卖,反而让李志鑫的生意在2020年比以往都要红火。
然而在2022年4月,卷土重来的奥密克戎疫情,使北京市决定停掉餐饮的堂食。此前,“五一”假期是餐饮业和旅游业的“黄金周”,然而今年五一期间街道上却格外清冷。原本李志鑫也只是想跟以往一样回家休息几天,但谁都没料到会有停掉餐饮堂食的措施,在配合疫情防控的同时,所有的餐饮老板都感到了压力。
更要紧的是,在这一次疫情防控下,似乎人们的消费决策更加保守了,这让原本红火的外卖也逐渐“熄火”,李志鑫开始慌了。
1、摆摊大潮的背后
停掉堂食后的整整两天,李志鑫都没怎么睡着。
看着不断下降的营业额和平台上几乎没怎么变化的外卖订单,核算着现在北京城里4家分店每日的开销,这让年过60的李志鑫不知道该怎么办。
一天早晨,他出门时在小区的门口看到了一个“奇景”:在保安亭前面30米,一家老边饺子馆摆出了一个熟食和冷冻饺子的摊位。
在李志鑫惊讶的目光之中,早晨出小区的居民很快就把服务员带过来的300份速冻饺子一抢而空。而排在后面没有买到饺子的人,只好在摊位上挑起了自己心仪的熟食和凉菜。

图 / 老边饺子馆的摊位
据他的观察,早晨9点到10点之间,这个小摊儿最少卖掉了超过1000块钱的熟食和凉菜。如果再加上25块钱的速冻饺子(20个装一盘),在刚开张的一小时内,他们就有7000块的进账。
李志鑫一下子来劲儿了,他装作顾客上去询问,发现这个老边饺子摊儿一共就两个服务员,他们店长要求所有员工轮换在方圆2公里内居民区的门口摆摊设点。根据规划,他们只卖好卖的熟食、三四种凉菜和老边饺子主打的大馅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