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来说,足部或者下肢皮肤有破损的人应该避免泡脚,比如足癣等皮肤病患者与冻疮患者。
就足藓来说,由于不能抓痒,很多人会通过热水泡脚来缓解瘙痒,并且误以为这样能减轻足癣症状,这一做法对足藓的治疗来说完全是火上浇油。因为用热水泡脚反而可能导致继发性细菌感染,万一将皮肤弄破,还会加重感染程度。

对冻疮患者来说也是如此,很多人在冬天都会通过泡脚来使脚部回温,但是在脚温度过低的时候并不适合泡脚。这是因为冻脚时,脚的肌肉处于僵硬紧缩的状态,如果立刻进入热水泡脚,会因为巨大的温差加剧冻疮的疼痛,也会给脚部的血管造成损伤。
患有静脉曲张的人也不适合泡脚。静脉曲张是由于静脉内血液回流不畅导致,最常见于下肢。上文我们说过,由于热胀冷缩,泡脚可以扩张脚部血管,加快血液循环。
但是对下肢静脉曲张的患者来说却并不是如此,泡脚不仅不能帮助血液向心脏回泵,反而会通过静脉血管的扩张,造成下肢血容量增加,而血液回流较少,更会加重脚部的肿胀。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也是要避免泡脚的人群之一,这是因为心血管疾病患者泡脚易致缺氧晕厥。有心脑血管疾病的基础病患者,在泡脚过程中,血管很容易受热发生扩张,加快了血液的流速,短时间内加重了心脏、血管的负担,严重者甚至会因为心脏暂时性缺血缺氧而晕厥。
泡脚虽然是日常生活中公认的缓解疲劳的一种方法,但部分患者并不适宜泡脚,对足藓、冻疮等皮肤病患者,有心脑血管基础病的患者以及静脉曲张的患者来说,泡脚不仅不会打到养生的效果,反而会加重他们病情,这样就得不偿失了。

三、泡脚的三大误区,如何正确泡脚
虽然生活中很多人都有泡脚的习惯,也都知道泡脚的好处,但是对于泡脚的细节可能都不太注意。事实上,大多数人对于泡脚都存在很多错误的认知,想要正确泡脚,发挥泡脚的功效,要避开以下几个误区。
1、泡脚水温过高
很多人泡脚的时候习惯用特别热的水,虽然可以感受到烫但还是坚持在热水中泡脚,让皮肤慢慢适应温度,这完全是错误的做法,也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功效。

在温度过高时反而会引发皮肤烫伤。其实,人体皮肤有一个耐受度,根据目前的研究,造成皮肤烫伤的阈值温度为45 。高于45 会导致低温烫伤。如果温度高于70 及以上,1秒钟就可以引起表皮的坏死。
所以在泡脚的过程中,温度控制在42 -45 为最适宜的温度。也可以在泡脚过程中,先将水温控制在接近体温的程度,待双脚泡入水中适应两三分钟后,再慢慢添加热水,体感较热即可。

2、泡脚时间过长
泡脚的过程中,很多人都会做一些别的事来消磨时间。比如看会儿电视,刷会儿手机,虽然确实驱赶了无聊,但是会让我们无意间拖长了泡脚的时间。
但是长时间的泡脚却并不利于人的身体健康,泡脚时间如果过长,超过半个小时,可能导致人体的血液更多地流向下肢,容易出现心脏、大脑的血液供给不足,对于自身调节能力不足的老年人来说,更可能引发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
一般来说,泡脚的时间最好不要超过30分钟,每天睡前泡脚的话效果会更好。老年人泡脚时间则要相对短一些,最好控制在20分钟之内。

3、泡脚工具不固定
有的人在泡脚的时候没有自己固定的泡脚盆,可能一家人混用同一个泡脚盆,这其实也是非常不建议的。对于有皮肤疾病的人来说,这样容易造成其他家庭成员的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