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者中暑。


“伤”与 “中”的区别,我们可以简单理解为,“伤”类外伤擦伤,这里“中”是动词,即如中箭,部位更加深入。
伤暑,起病慢、病情较轻,可以理解为一般的感暑;中暑,发病急、病情较重,直中心神,可见神昏、四肢冷、抽搐,又叫做暑厥。由于今天以预防的层面为主,关于中暑的处理,此处先按下,待天气更加炎热的时候再详述。
伤暑者,一派热象,应予以清暑清热的药食材:可以选择荷叶、冬瓜、西瓜、西瓜翠衣、绿豆、竹叶等,在暑热天可以安排相应食疗作为日常保健。
除了警惕上述疾病,夏季养心还可以这样做:
1、午睡能养心

中医指的午睡与午时相关,午时指11时~13时心经当令之时。午时是天地气机的转换点“午时阴生”,人体也要顺应天地气机从阳入阴,此时最好的养生方式就是“元神主事”。人在处于休息状态时就是元神主事,用元神自调节功能顺应天气气机的转换。小睡30分钟至1小时可养心,如果睡不着,闭目养神、放松身心也有好处。
2、顺时养生,补心正当时
如果有心气虚、心阳虚、心血虚的问题,可借助“心气通于夏气”这个好时机,进行合理的调补。
心气虚,多有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脸白、舌淡、心悸、精神不振、嗜睡、胸闷等问题,可用人参;
心阳虚,则是在心气虚的基础上,会出现畏寒肢冷、或者遇寒症状加重的表现,温心阳最常用的就是桂枝、附子;
心血虚,则与西医所说的贫血大概有九成的重合度,表现为面色苍白、萎黄,舌淡、脉细、心悸心慌。适用的食药材就有黄芪、枸杞、桂圆、阿胶、当归等等。
这里的常见进补食药材仅供大家参考,临床上不少人的病常有兼证,如果自己把握不准,建议还是找医生面诊调理为佳。
【来源:中医老师潘毅,作者:潘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