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中医程医生:三部六病版《伤寒论今释》瓜蒂散证之第166条
又:凡服吐剂至欲吐时,饮沸汤一碗,则易吐,既吐后,暂令安卧休息,更饮沸汤取吐,数次而后,与冷粥或冷水一碗,以止之。
又:诸缓慢证宜吐者,先用乌头、附子之剂,以运动其郁滞之毒,时时用瓜蒂散吐之。
铁樵先生云:凡为病日浅,正气未虚,邪热内攻,胃不能容,生理起反应而呕者,皆可吐也。其要点在病须阳证,正气未虚,否则禁吐。此为鄙人历数十次经验,无一或误者。用以治婴儿之病,奏效尤捷,而无流弊。
以上可用吐法:
永富独啸庵云:病者在床蓐者(案:犹言病人困顿者),不可吐。凡腹气虚者,决不可用吐方。凡危急短气太甚者,平居患吐血者,或其证候有血证者,决不可用吐方。若犯之,则促其命期。初学遇妊娠、产后、痰血、咳血、梅毒、血崩、亡血虚家,暨年过六十者,不可吐。
以上不可用吐法。
又云:论曰:“伤寒吐后,腹胀满者,与调胃承气汤”。夫古今用吐方之人,吐后必用通和之剂。戴人用舟车丸(河间方:黑牵牛、大黄、甘遂、大戟、芫花、青皮、橘红、木香、槟榔、轻粉),奥村氏用泻心汤,我国于吐后,虽无腹胀之证,必用调胃承气汤,以通和其逆气。
又云:凡用吐方后,精神昏冒者,宜服泻心汤,吐中或吐后,烦躁脉绝,不知人事,四肢厥逆者,勿骇,是乃瞑眩也,以冷水潠面,或饮之,则醒,或以冷水和麝香饮之,亦佳,吐中有死黑血者佳。若有真生血者危,急宜用麝香,以消其药毒。语曰:瓜苗闻麝香即死。吐后三五日内,当调饮食,省思虑,不可风,不可内,不可劳动。
以上吐后调理。
瓜蒂散方
瓜蒂(一分,熬黄),赤小豆(一分)。
上二味,各别捣筛为散已,合治之,取一钱匕,以香豉一合,用热汤七合,煮作稀糜,去滓,取汁和散,温顿服之。不吐者,少少加,得快吐乃止。诸亡血虚家,不可与瓜蒂散。
《外台秘要》云:张文仲瓜蒂散,主伤寒胸中痞塞,宜吐之。方:瓜蒂、赤小豆各一两,上二味捣散,白汤服一钱匕,取得吐、去病、差止。
又云:范汪疗伤寒及天行瓜蒂散吐方(即文仲方),上二味,捣作散,温汤二合,服一钱匕,药下便卧,若吐,便且急忍也,候食顷不吐者,取钱五匕散,二合汤和服之,便吐矣。不吐,复稍增,以吐为度,吐出青黄如菜汁者,五升以上,为佳。若吐少,病不除者,明日如前法复服之,可至再三,不令人虚也。药力过时不吐,服汤一升,助药力也,吐出便可食,无复余毒。若服药过多者,益饮冷水解之。
《古今医统》引丹溪云:小儿急惊,风热口疮,手心伏热,痰嗽痰喘,并用涌法,重则用瓜蒂散,轻则用赤小豆苦参末。
《奇效良方》云:瓜蒂散,治风癫,宜服此药吐之。
《方极》瓜蒂散,治温温欲吐者(案:说本少阴篇三百二十七条)。
《方机》云:治胸中痞塞,上冲咽喉不得息者。手足厥冷,心中烦满,饥不能食者。心中温温欲吐,又不能吐,手足厥冷者。
雉间焕云:瓜蒂散,真心痛,真头痛,及产后郁冒,忽晕绝者,并胸痹,皆主之。或舌疽,或结毒入眼,及黄疸耳鸣,又疟疾,骨蒸。若一切痼疾,结在上部而胸中满者,皆宜此方。又大头痛有时发者,发时即服之,有效。
渊雷案:
据日人猪子氏之说,瓜蒂虽为有毒之药,然服后并不吸收,只刺激胃肠黏膜,故无中毒之患,惟服之过呈,则引起急性胃肠炎,使吐利不止,故一次所服,不得逾六分五厘云。采集之法,须于瓜未熟时采之,新采味苦者良,若瓜熟而采,或陈久失味者,不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