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康复警惕陷入这些认知陷阱
冠心病作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近年来发病人数节节攀升,但是患者对于它的认知却远远不足。打破认知误区,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是降低冠心病死亡率的方式。
误区1
仅仅相信心电图的诊断
50%以上的冠心病患者静息心电图可以正常,还有近半数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无明显变化,对于依据普通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意义有限,因此我们在有症状或心电图有问题以后要到心血管专科咨询、或作进一步的其他检查以明确诊断。
误区2
一旦患了冠心病,只会越来越重
研究结果表明,如果能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有效的降脂及软化血管的药物,坚持正确的生活方式,不仅可使冠心病、心肌梗塞、心力衰竭等类型的心脏病人过上有生气的生活,而且还可以有效地阻止动脉硬化的加重,甚至能在某种程度上使病情好转。
误区3
心绞痛能扛就扛,尽量不吃药
心绞痛发作时,如果不及早给药治疗,会加重心肌缺血的损伤程度,甚至可以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引发危及生命的突发事件。因此对心脏出现问题的症状视而不见是最下策的态度,心脏有了问题就应采取积极的防治措施,千万不可掉以轻心,应及时服药并去医院检查诊治,否则会出问题的。
误区4
急性心肌梗死宁可保守治疗,也不愿意手术
冠心病介入治疗已经非常成熟,一旦发生急性梗死,这仍然是临床首选的急救方式。因此怀疑急性心肌梗死时要尽早就医,在有作介入治疗条件的医院,越早开通血管,心肌坏死得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