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又名蜀黍、芦粟,是世界五大谷类作物之一,也是中国最早栽培的禾谷类作物之一。高粱具有独特的抗逆性(抗旱、耐涝、耐盐碱)和适应性,在平原、山丘、涝洼、盐碱地均可种植,属于高产稳产作物。高粱曾是我国北方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其食用的重要性有所下降,但仍然是部分地区人民不可缺少的调剂食品。高粱的茎秆和叶片是良好的粗饲料,既可作干草又可作青贮和青饲。特别是甜高粱作青贮喂养奶牛,可明显提高产奶量。高粱不仅是粮饲兼用作物,还广泛用于淀粉、酿酒和酒精工业。中国的众多名酒一般都是以高粱为主要原料酿制而成的。因此,高粱又是重要的经济作物。近几十年发展甜高粱制糖和制酒精工业,前景广阔,高粱可望成为重要的能源作物。高粱的茎秆表皮坚硬,机械性强,是农村传统的建筑材料和蔬菜架材。高粱茎秆的外皮可用于编织。穗荛(花序)可制扫帚、炊帚及工艺品等。

高粱籽粒习惯上称为种子,属颖果。成熟的种子其大小是不一样的,一般用千粒重来表示。千粒重在20.0g以下者为极小粒品种;20.1—25.0g为小粒品种;25.1—30.0g为中粒品种;30.1—35.0g为大粒品种;35.1g以上者为极大粒品种。

高粱成熟种子的结构可分果皮、种皮、胚乳和胚。果皮就是由子房壁发育来的,包括外果皮,中果皮和内果皮。种皮沉积的色素以花青素为主,其次是类胡萝卜素和叶绿素。一般淡色种子花青素很少或没有。种皮里还含有另一种多酚化合物—单宁。种皮里的单宁既可以渗到果皮里使种子颜色加深,也可渗入胚乳中使之发涩。胚乳中的淀粉分为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直链淀粉能溶于水,支链淀粉不溶于水。一般粒用高粱品种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之比为3∶1,称为粳型。蜡质型胚乳却几乎全由支链淀粉组成,也称为糯高粱。
胚位于籽粒腹部的下端,稍隆起,呈青白半透明状,一般为淡黄色。
随着我国经济改革发展和加入WTO,以及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膳食结构的改变,使我国高粱生产形势发生了显著变化。在种植地域上,由生产条件较好的地区向干旱、半干旱、瘠薄、涝洼、盐碱等生产条件较差的地区发展;在用途上,由大部分直接食用向饲用、酿造、加工等综合利用方向发展;在生产指标上,由单纯增加粮食产量向增加粮食、茎秆及提高品质等多经济效益发展,成为重要的旱地经济作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