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头糕
糯米粉和细沙混合做成长条,叫条头糕。这种蛋糕长约六寸,宽约一寸。它油腻而有光泽。糕上撒了很多桂花,色香味形俱佳。吃起来又软又糯,和年糕很像。黄砂糖用于制作糕点,有时也被称为“古巴砂”。
小笼包
小笼包可能是苏州最传统的饺子了,有“饺子皇后”的美誉。它是用蒸熟的糯米和粳米粉丸子裹上炸好的肉馅,浇上卤汁而成。重点是“肉馅”。一指高的饺子里有3荤4素7种馅料:肉末、开阳、虾仁、黄花菜、笋丁、黑木耳、扁尖,各不相同。很少。肉末、开阳和四种素菜炒好后,一起包入面皮。虾需要单独滑入油中,然后盛出,放入另一个碗中。当一盘美味的饺子做好后,厨师用指尖轻轻抹开几片,放在饺子的顶部中央,晶莹剔透,就像“带点粉的亭亭玉立的姑娘”。
“装修”完毕,不少食客已经迫不及待了。但懂细法的老苏州人都知道,还差一步——浇卤水。馅炸好后,取出多余的卤汁倒入锅中。顾客买好饺子,服务人员就把卤汁浇在上面。白嫩的肌肤披上了“黄金浴”。一时间,笋香、肉香、开阔海域的咸香扑面而来。看颜色,白中带绿,绿中带粉,真是惹人喜爱。成品洁白如玉,柔软粘稠,馅多,鲜嫩可口。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厨房视频美食。煎肉饺子最大的特点是即煮即食,存放后失去刚出炉的热度。入夏后,每天早上,一些老式小吃店总是人山人海。门口排着长长的队伍买炸肉饺子,是这个季节这个城市独特的风景。
双馅饺子
双馅,就是一个饺子里面有两种馅——红豆沙和白芝麻。做法有点复杂,先包成豆沙馅的小团子,再用米粉做一个稍大的“缸”。什么是“缸”?饺子不包馅的时候,把糯米粉揉成酒杯状,行话叫“缸”。“缸”有两种,浅缸和深缸。浅缸用来装比较干的馅,没有汤,深缸可以装鲜肉等有汤的馅。做双皮饺子的第二步是把芝麻馅芯(炒熟的白芝麻,磨细加入软白糖)放入稍大一点的“缸”里,然后放入红包好的小饺子豆瓣酱。最后闭嘴。双馅饺子一般都是凉着吃的,一口就可以吃完。苏州人真会吃肥豆沙和香芝麻。
茨茅丸
将糯米粉和成面团,揉成细末,捏一小段包上肉馅,闭口揉成球,然后和糯米一起擀开,蒸熟上蒸锅蒸五分钟,蒸出来的刺茅团Q丸子香糯,馅料鲜美,不干不腻,是很多老苏州记忆中的一道美味小吃。
松花段子
松花段子是苏州传统的时令美食。每年春夏,苏州东山、木渎、横泾等地的农家都会制作这种小吃。一般在清明节后准备,立夏前后达到上市高峰,一直持续到端午节。据了解,松花水饺上市时间不长。他们需要从树上采摘松子,然后筛松花粉来制作。由于松花粉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深受老苏州人的喜爱。
上品松花水饺,色泽金黄,入口香甜糯糯。制作方法是先准备好的“松花粉”。做的时候锅里放适量的糯米粉,最好是水磨粉,口感滑糯,倒入凉开水,慢慢揉成团。将面团揉成长条,分成小团,放入锅中蒸熟。取出蒸好的糯米粉,趁热揉面。取准备好的芝麻或豆沙馅,糯米粉捏成小团,把馅包好,压扁,然后滚在松花粉上,等几分钟,糖融化后就可以尝到鲜香可口和美味。
糖年糕
糖年糕是来苏州过年的必备品。原料为优质糯米粉,放入不锈钢盆中,按比例加入白糖拌匀,再加入适量水拌匀,盛入木桶中,用大火蒸熟。大约十分钟后,糯米粉就蒸好了。师傅把煮好的糯米粉用布紧紧裹在木桶里拿出来,放到一个大瓦缸里用力揉。煮熟的糯米粉很快就变成了10斤重的饼。取出面团放在案板上,进一步揉成长条。然后,在表面刷一层薄薄的熟色拉油,均匀抹上腌制好的桂花,切成半公斤的年糕块,再用蓖麻花蘸食用颜料画出喜庆的红色图案,糖米蛋糕成型了。细腻、结实、柔韧、富有韧性,不粘牙,回味香甜糯糯,煮炸不化。深受人们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