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各地气温稳步迈上30 +。对脆弱的心血管来说,「高危时刻」才刚刚开始。

在高温、高湿这对“双煞”影响之下:全身血管扩张,血液变黏稠,人会感到胸闷气短、喘不上气……
为什么高温天让心脑血管疾病飙升?随着气温的升高,人体皮下血管扩张,皮肤血流量比平时增加3~5倍,心脏负担加重。有流行病学证据表明,气温与心血管疾病关系密切。极端炎热天气(平均29.0 )对死亡风险的影响迅速而短暂,当天就会立刻显现。当气温高于32 时,脑卒中(中风)的发生率较平时高出66%,并且随着气温的升高,危险性还会增加。临床数据显示,每年的六、七、八月,都是脑血管疾病发作和死亡率的一个小高峰。天气炎热人体新陈代谢会显著加快,身体为了散热,会使体表的血管扩张,更多的血液循环到体表,心脏等脏器的供血就会相对减少。而且高温天气,容易引起人体内循环紊乱,交感神经兴奋,心率加快,冠状动脉收缩,从而增加了心脏的负担。夏天出汗多,人体的水分通过汗液大量蒸发,造成血液黏稠度增高,容易出现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引发心肌梗死。
脑供血不足又是什么?你是否注意到,生活中有很多人特别是中老年人经常反复出现头晕、头昏、头痛的症状,并且还有心烦、耳鸣、急躁易怒、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健忘(如新近发生的事却记不住)等情况发生。国际医学界将由各种原因导致大脑出现慢性的、广泛的供血不足,引发脑部缺血缺氧而出现一系列脑部功能障碍临床表现的疾病,称之为慢性脑供血不足(CCCI)。

据统计,中老年人群中有2/3的人患有慢性脑供血不足,属中老年人的多发病。如果对慢性脑供血不足不及时进行治疗,那么还可能引起老年痴呆症和脑梗死的发生。因此,慢性脑供血不足被称作是威胁中老年人健康的“隐形杀手”。脑供血不足的症状及确定① 年龄多为中老年,平均年龄为45岁,老年比中年更多见。② 脑症状头晕眼花,有时发生一过性眩晕(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头沉重、涨痛;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间或耳鸣等,严重时尚有步态不稳。

③ 眼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