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霞供”,也就是涮兔肉,有诗云:“浪涌晴江雪,风翻晚照霞”,这可能就是拨霞供菜名的由来。《本草》说“兔肉补中益气。不可与鸡一同吃。”“神仙富贵饼”,用白术和石菖蒲一起做成的饼。
“通神饼”,也就是用姜和面做成的饼。朱熹《论语集注》中说:“姜能够通神明。”所以命名为“通神饼”。
“如荠菜”。刘彝学士参加宴饮集会之时,一定要主人准备苦菜。狄青统帅戍守边关时,边关郡邑难以及时采办。刘彝与韩魏公两人对坐,恰好没有准备苦菜,刘彝就痛骂狄青和士兵,但狄青不动声色,仍尊称他为“先生”,韩魏公由此知道狄青是真正的将相之才。《诗经》上说:“谁谓荼苦?”刘彝可说是“甘之如荠”的人了。
其制作方法:用醋和酱单独拌生的苦菜。然而,如果是做羹,就要加些姜、盐进去。《礼记》中说:“夏季的第一个月,苦菜长得正好。”说得对呀。《本草》说:“又叫荼,有养心益气的功效。”陶弘景《本草经集注》中说:“苦菜当茶末来饮用,无法入眠。”
“萝菔面”。王承宣医师经常将白萝卜捣汁,用萝卜汁和面做饼,说是能够去除面的热性。《本草》记载:地黄和萝卜一起食用,能让人头发变白。叶适先生特别喜欢吃萝卜,超过了服玉,他对杨万里说:“萝卜就是辣的玉。”
林洪还列举了“麦门冬煎”,用其根汁和上蜜,熬成糖浆,温服滋补;“玉延索饼”,也叫薯蓣、山药,打成粉做面条,其性温和,陆游也有诗说:“久缘多病疏云液,近为长斋煮玉延”。
“鸭脚羹”,即冬葵,性温。《诗经.豳风》中提到的六月要烹煮的菜,就是冬葵。公仪休担任鲁国相国,他的妻子种植冬葵,他看到后就拔掉说:“吃着皇上的俸禄,却还与老百姓争夺利益,这样做行吗?”白居易诗中说:“禄米獐牙稻,园蔬鸭脚葵。”所以就起了这个名。“河袛粥”。《礼记》中说:“鱼干曰薧。”古诗中也有“酌醴焚枯”的诗句。南方人把它叫做鲞,大多煨熟了吃,很少有用来做粥。近来游历天台山,看了有人浸洗干鱼,切成细块,和米一起煮粥,放入酱料和胡椒,说是能治疗头风病。
“自爱淘”,炒葱油,用纯滴醋和糖、酱做成调味汁,或者加入豆腐和乳饼,等到面煮熟之后过一下凉水,浇上调味汁食用,吃的时候,需要喝一杯热面汤。“炙獐”,《本草》中记载:“秋后,樟子肉的味道比羊肉要美味。”道家认为獐子的白脯肉是珍馐美味,它的骨头可以用来泡獐骨酒。
“当团参”,白扁豆,北方人叫鹊豆,其性温,无毒,具有和中下气的功效。今取自葛天民“烂炊白扁豆,便当紫团参”的诗句,命名为“当团参;“牛尾狸”,《本草》中记载:“最好的牛尾狸是花纹像老虎的,次一点的是花纹象猫的。它的肉主要可以治疗痔病。”
“胡麻酒”,《本草》中把胡麻称之为“巨胜子”,制作方法:买两升芝麻,煮熟后稍微炒一下,加上生姜二两、龙脑薄荷一把,一起放进砂器内细细研磨,倒进去煮酒五升,过滤掉渣滓,把胡麻酒瓶浸在水中降温,然后饮用,对身体有很大好处,因而赋诗说:“何须更觅胡麻饭,六月清凉却是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