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类和豆制品是优质植物蛋白的重要来源,不少营养专家也提倡可以多吃。但是不少痛风患者却觉得“豆类和豆制品不能吃”,有些痛风患者也坦言“吃了豆腐后急性痛风发作”。那么,痛风患者究竟能不能吃豆制品呢?咱们先看一则关于痛风患者的饮食调查。
调查显示,相当一部分痛风患者掌握的饮食控制知识都比较陈旧。76%的痛风患者认为豆制品会增加血尿酸水平;21.3%的痛风患者认为可以适量吃豆制品;2.7%的痛风患者认为豆制品可以降低血尿酸水平;41%的医生认为豆制品会增加血尿酸水平。
其实既往也有不少医生认为豆类及豆制品富含嘌呤,会增加血尿酸水平,不利于痛风病情的控制。所以常常灌输给痛风患者的说法就是“豆类及豆制品嘌呤含量高”,如果食用就可能导致血尿酸水平升高。
事实并非如此。新的研究显示,豆类及豆制品(包括豆腐、豆浆)等的摄入总量与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呈负相关。究竟豆类及豆制品适不适合痛风患者呢?老刘好好和您说道说道。
黄豆嘌呤高,豆制品嘌呤不高
豆类和豆制品嘌呤含量到底高不高呢?如果是干豆类,比如干黄豆等,确实属于嘌呤含量较高的食物,或许正因为如此,所以痛风人群常常被建议少吃豆类和豆制品。
但是,咱们要知道嘌呤属于“溶于水”的物质,这也是为什么医生建议痛风患者烹饪肉类等食物前先汆水,或者痛风患者不要吃浓肉汤因为浓肉汤属于高嘌呤食物的原因。在豆类被加工为豆制品的时候,嘌呤因为能溶于水,所以当黄豆被加工为豆腐、豆浆、豆皮等豆制品时,其嘌呤会流失,嘌呤含量会大幅下降。
如果按照《中国高尿酸血症与痛风诊疗指南(2019)》所说的意见:“不推荐也不限制豆制品(如豆腐)的摄入。”其实对于痛风患者来说,也是个好消息。因为指南并没有将豆制品列入痛风患者需要严格限制或避开的食物,也就是说,可以根据自己的饮食习惯适量食用。
从现实的角度谈,痛风患者不必对豆制品“谈豆色变”。豆类如豆腐脑、豆浆、豆腐等都是我们的传统食物,豆类被视作植物蛋白的主要来源,适量摄入豆制品不会引起血尿酸水平升高及痛风发作。请注意,刘医生在这里说的是“适量摄入”。
豆类及豆制品的嘌呤含量是多少?
当然,对于豆类及豆制品的嘌呤含量,很多痛风患者还是会存疑,认为口说无凭。咱们可以仔细来看看相关食物的嘌呤含量。
去根豆芽14.6mg/100g,
豆浆27.7mg/100g,
水豆腐67.57mg/100g,
熏干63.6mg/100g,
豆腐块68.63mg/100g,
豆干66.5mg/100g,
绿豆75.1mg/100g,
内酯豆腐110.11mg/100g,
黄豆116.5mg/100g,
黑豆137.4mg/100g,
豆皮157.28mg/100g,
腐竹159.87mg/100g,
豆芽166.0mg/100g,
豆粉167.49mg/100g,
干黄豆218.19mg/100g。
(提示:豆制品因为制作工艺区别、使用豆类种类不同,嘌呤含量也会有所区别)
从嘌呤含量来说,黄豆确实属于高嘌呤食物。但是在黄豆加工成豆腐等豆制品的过程中,经过浸泡、磨浆、加热、凝固时,其中的嘌呤会不断溶于水,而且被过滤掉,我们可以看到相关的豆制品嘌呤含量会出现大幅度降低。所以如果在痛风患者肾功能良好的前提下,适量食用豆制品,可以代替部分肉类,增加患者的膳食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