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中医程医生:三部六病版《伤寒论今释》桂枝加大黄汤证之279
又云:予尝治一妇人,发热二三日所,疹子已出,卒尔而隐。诊之,腹满拘挛甚,脐边有结块,自言经信不利,因作桂枝加芍药汤饮之,又以海浮石丸(海浮石、消石、大黄、赤石腊)杂进。其夜发热甚,疹子从汗而出,经信利,诸证自安。
桂枝加大黄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大黄(二两),芍药(六两),生姜(三两,切),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大黄二两,《玉函》作“三两”,成本作“一两”。
案:
方名当作桂枝加芍药大黄汤。
《方极》云:桂枝加芍药大黄汤,治桂枝加芍药汤证,而有停滞者。
《方机》云:寒下已止,而大实痛者,桂枝加芍药大黄汤主之。
雉间焕云:治小儿宿食不化而腹痛者。若呕者,倍大黄。凡用此方,宜倍加大黄。
渊雷案:
吉益氏《类聚方》、《方极》诸书,据成本,作“大黄一两”,故子炳云尔。
方舆輗云:此方,痢疾初起有表证,腹痛而里急后重不甚者,用之。此表证,比葛根汤证为轻。
又:痢疾初起,用桂枝汤,而腹痛稍剧者,宜用此方。又用于痢中之调理,其痛剧时,先用以和痛也。
又云:曾治一人病痢,用桂枝加芍药大黄汤,其人于左横骨上,约径二寸之际,痛极不堪,始终以手按之,用此方,痢止而痛亦治,是痢毒也。
《麻疫一哈》云:渡边荻之进,年二十有五,发热如燃而无汗,经四五日,疹子不出,腹满拘挛,二便不利,时或腰痛甚(案:王好古云芍药治带脉病,苦腹痛满腰,溶溶如坐水中),因作桂枝加芍药大黄汤饮之。微利二三行,拘痛渐安。其翌,以紫圆下之,水下五六行,其夜熟眠,发汗如洗,疹子从汗而出,疹收后,全复旧。
(此处已添加医疗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