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前列腺炎,常见尿频尿急,中医分类及疗法
慢性前列腺炎是男性生殖系统一种常见病,虽可发生任何年龄,但青春期前很少发生,多发于20~40岁的青壮年。据统计,25~40 岁发病率为35~40%,而中老年以后,又常伴随前列腺肥大而合并慢性前列腺炎。故此,该病的实际患病率在全部男性人群中占的比例是相当大的。
除发病率高之外,慢性前列腺炎还有两大特点,即:症状复杂而缺乏特异性,以及体征检查不典型性。这就是说,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主诉症状颇多,且又呈多样化,但没有哪一种症状是慢性前列腺炎所特有的。另外症状和病理变化也不一样,有的病人症状明显,可前列腺的炎症变化却不明显,有的人前列腺有炎症,但临床上症状却不显著。也就是说体征检查和症状不相合。这是因为,临床症状是器官病理改变和功能障碍的综合的宏观表现。前列腺既是外分泌腺(分泌前列腺液,构成精液)又是内分泌腺(分泌前列腺素等等)。除此之外,在性反射活动中,前列腺又是个重要的靶器官。所以,它的机能状态及组织结构的变化仍然会反馈到神经中枢,而影响着神经中枢的机能。可见,前列腺在神经--体液调节体系中是十分重要的。不仅它的组织结构的变化(在临床上,表现为体检的阳性体征和化验检查的阳性结果。)会引起相关的一系列器官发生变化,而表现出一系列的症状,就是在结构上尚没产生明显变化,而功能上已有一定的改变时,也会产生一系列的相关症状,如果再加上它对神经系统的反馈作用,使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发生一系列的变化,那么,在临床上出现的症状,更会多种多样,而且和体征并不完全相合。
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症状主要可归结为四组:①疼痛,多表现为会阴部坠胀感,肛门、后尿道钝痛,尤其在受压之后,如骑自行车时间较长之后,会更明显。有时疼痛会放散,涉及腰,背部,大腿等处,因人而异,并不一定放散至何部位;②尿路刺激症状,有尿频,尿痛,或排尿不爽,有的可有排尿时尿道灼热感和小腹、会阴部不适,乃至抽痛。③性生殖系统症状,晨起或大便时尿道口有时会溢少许稀薄水样或粘液样分泌物,常伴有性功能障碍,如阳痿、早泄、遗精等。前列腺液中如白细胞较多,常可影响精子成活率及活动力,也是临床上男性不育的一个重要原因。其它神经系统症状,更为不统一,有的可有精神抑郁或烦躁,失眠,健忘等神经衰弱的表现。
慢性前列腺炎的体检常不典型,有的经肛门指诊可触及前列腺稍肿大,可有压痛,硬度及肿大程度因人而异。前列腺液细菌培养可有细菌,但相当多的人细菌培养为阴性,所以不能完全以此来作为慢性前列腺炎的诊断依据。前列腺液涂片可有白细胞,磷脂小体减少。一般白细胞数目若增多则磷脂小体相应减少,这点可作为评价病情是否活动的参考尿常规检查一般无阳性所见,除非在急性发作时可能会有红白血球存在。其它,如前列腺B超检查,有的可有前列腺增大,光反射增强,且不均匀等,但这并不是慢性前列腺炎的独特表现,前列腺增生或急性前列腺炎的 B 超声像表现也可以如此。前列腺组织活检或血清免疫学检查,临床上即不便于开展,也不能完全据组织学的变化来印证临床的症状,故不宜过多强调。总之,慢性前列腺炎的诊断要将临床症状和体检结果综合考虑较为妥当。
慢性前列腺炎的发生,相当一部分是由急性前列腺炎迁延而来,还有不少患者一起病就呈慢性过程,无明显的急性期表现。前列腺肥大在慢性前列腺炎的发生上有重要意义,腺体增生,使引流及血运均受妨碍,在此基础上易成炎症。性生活过频,使腺体长期充血,也可引起慢性炎症,受寒及辛辣食物也是发病的重要诱因。慢性前列腺炎,因其临床表现得多样化,在中医辨证上则属于不同的证候。大部分相当于“白淫”“尿精”、“精浊”、“劳淋”、“白浊”等,其病因病机或为外感湿热之邪,或过食肥甘、辛辣物,致脾失键运而内生湿热,湿热下注,留于精室,清浊混淆;或是房事过度或手淫过度而致肾亏于下,精关不固,或者是忍精不泄败精瘀阻;或者是湿热长期未清,相火久遏不泄,则精室气血瘀滞,临床上可分为四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