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饮食,饮在前而食在后。
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食文化仅仅一千多年,而汤文化却长达三千年之久。
许多人吃饭,可以没有山珍海味、大鱼大肉,却一定不能没有一碗汤。
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的御厨路易斯·古易在其《汤谱》中有名言传世:“餐桌上是离不开汤的,菜肴再多,没有汤,犹如餐桌上没有女主人。”
一顿饭吃的舒不舒服,汤是关键。
可见汤在我们的日常饮食生活着占据着绝对重要的地位。
1、广东老火靓汤
老火汤,又称广府汤,即广府人传承数千年的食补养生秘方。
在广东,不是喝酒“不醉不归”而是饮汤“不够不归”。
据史书记载:“岭南之地,暑湿所居。粤人笃信汤有清热去火之效,故饮食中不可无汤”。
老火汤在广东人的生活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慢火煲煮的中华老火靓汤,火候足,时间长,既取药补之效,又取入口之甘甜。
它是广府女人用万般温情煲煮的美食靓汤,是调节人体阴阳平衡的养生汤,更是治疗恢复身体的药膳汤。
汤羹四季皆不同,如春冬季候,餐厅不会供应“冬瓜盅”,夏天也不卖“清炖北菇”,家庭汤菜,夏季不会弄“咸猪骨煲淋芥菜汤”,秋后冬前,也不会煲“冬瓜荷叶汤”。
同时,汤羹中需有药已经是大家通识,椰青炖鸡要放淮山枸杞,滋补汤要放当归虫草。最能体现粤菜之时令,就是广东的汤了。

2、福建佛跳墙
“坛启荤香飘四邻,佛闻弃禅跳墙来”,佛跳墙是福建首席名菜,被誉为闽菜中的“状元菜”。
闽菜之汤,素有一汤十变之说。一汤,其含义是选以一种原汤为主,配以各种质料之鲜,使各种主料与辅料之味互为融合,使一种原汤可以变成十种不同之味,使十种不同之味还能合为一体。

佛跳墙这道菜,即是采用十八种主料、十二种辅料互为融合,其原料有鸡鸭、羊肘、猪肚、蹄尖、蹄筋、火腿、鸡鸭肫;有鱼唇、鱼翅、海参、鲍鱼、干贝、鱼高肚;也有鸽蛋、香菇、笋尖、竹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