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微的炭火烧着砂锅,锅内咸肉、鲜肉、鲜笋在清白的汤汁里沸腾翻滚,发出“笃笃笃”的声音……
腌笃鲜的做法简单到一个字:炖,食材搭配是最高法则。
腌笃鲜的灵魂:咸肉、鲜肉、春笋。
“腌”是咸猪肉,自己腌的最好;“鲜”是五花肉,土猪肉尤佳;笋,最好是纤维素更多、更容易吸味的春笋。
而这道菜的奥妙就在菜名的“笃”字上,“笃”是吴语方言,指用极微弱的火,将食材长时间慢慢煨炖,因为在烹调时,锅中会发出“咕嘟”声而得名。
由于长时间焖炖,食材的原味完全释放出来,慢慢地把鲜肉和咸肉的风韵炖进汤里、炖进笋里。
咸肉和鲜肉的比例一定是一比一,这样出来的汤汁鲜香自然,不用放盐;还可以选一点点火腿肉脚圈吊出鲜味。
成品色泽腴亮,口味醇厚而滑润。笋的鲜味自不必说,而腌制的鲜肉经过时间的打磨产生了特殊的腊香味,再加上鲜肉的那一丝新鲜滋味,三者叠加在一起,无需任何调料,已经美味的无以复加,无愧于“高汤之王”的称号。

6、宋嫂鱼羹
宋嫂鱼羹是杭州传统名菜,从南宋流传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
据说是因为宋高宗赵遘品尝了北宋汴梁人宋五嫂所做的鱼羹,对之大加赞赏,从此这道菜就称"宋嫂鱼羹"。
现代诗人、作家俞平伯在《略谈杭州北京的饮食》中所指出:“西湖鱼羹之美,口碑流传已千载矣。”
宋嫂鱼羹通常是采用鳜鱼或鲈鱼作为原料,蒸熟后剔去皮骨,加上火腿丝、香菇、竹笋末、鸡汤等佐料烹制而成。
成菜色泽油亮,鲜嫩润滑,味似蟹羹,故又称"赛蟹羹",很受欢迎。

7、淮南牛肉汤
淮南牛肉汤,安徽省淮南市地方名小吃。
正宗的淮南牛肉汤,需选用当地黄牛肉,所谓“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淮南位于沿淮地区,这里的黄牛肉酸碱平衡,口感极佳,炖汤则需牛头、牛骨、牛内脏和牛肉搭配。淮南人大多口味很重——重油,重盐,重辣。
淮南牛肉汤集所有重口于一身,加上配料豆饼、千张也是豆制品,可谓将淮南特产的豆腐与牛肉汤完美结合。
两勺浓汤,半碗粉丝,几片牛肉,小把千张和豆饼,洒上切成碎丁的香菜,配以些许辣椒油,便是一碗淮南牛肉汤。
看上去平平无奇,却总能令许多客人吃的不顾形象,大赞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