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糖”月饼走俏,碳水化合物含量未必符合低糖标准
今年流行什么月饼口味?现烤月饼、低糖月饼不得不提。近期,上海市民台风天冒雨排队买月饼的消息让现烤月饼火出圈儿,鲍师傅、北京稻香村、上海第一食品等企业均在今年中秋推出现烤月饼吸引食客。而伴随减糖风从饮料、酸奶领域刮到整个食品行业,低糖月饼也在今年走俏,有望成为继流心月饼、冰皮月饼之后的另一创新品类。
然而新京报记者实际探访发现,不少打着“低糖”“0糖”旗号的月饼仅是糖含量低,产品碳水化合物含量远超国标《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28050-2011规定的“无糖”或“低糖”声称限量。
中消协提示,所谓的“无蔗糖”月饼并非完全不含糖,只是用了糖醇等替代品。月饼配料中的面粉、油脂等没有变化,依旧属于高糖高热量食品。

现烤月饼销售升温
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新鲜、热乎的现烤月饼在今年中秋“复出”,不久前,上海市民台风天冒雨排队购买老字号现烤月饼的报道颇受关注。
“每年中秋的现烤月饼是许多食客惦记的美食。”据北京稻香村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北京稻香村将在部分门店继续推出现烤月饼,如香酥不腻的鲜肉月饼、甜咸料足的云腿月饼、经典复古的翻毛月饼等。为满足顾客手工制作月饼的需求,北京稻香村还首次推出速冻月饼,每袋内含有鲜肉、翻毛五仁、翻毛玫瑰3种口味,顾客回家后只需稍加烤制,就可享受到与门店一样的现烤美味。
烘焙网红品牌鲍师傅也在今年推出现烤月饼,相关负责人表示,“烘焙行业因为用餐过程和停留时间较少,比拼的核心不是环境和服务,而是产品好不好吃。鲍师傅产品都是在门店现做现卖,原材料成本相比行业平均水平会高出10%左右。”
“上海人吃月饼,鲜肉月饼是永远的神!”根据光明食品集团官微信息,位于上海南京东路上的“第一食品”现制现售月饼年年排长队,好吃的秘诀在于制作工艺。今年,“第一食品”现烤月饼共推出10种口味,每种烤制时长和温度都不同。除360度加热烤箱可均匀加热外,操作人员还需根据馅料成分、含水率乃至烘烤当天的温度、湿度来确定烘烤时间。
“第一食品”认为,现烤月饼市场同质化程度高,要想脱颖而出必须敢于创新。现烤月饼消费的年轻化趋势明显,“第一食品”在原料和口味上出新,新口味里销量居前的有爆浆榴莲味和芝士牛肉味。
中国焙烤食品糖制品工业协会今年8月发布的“2021年中国月饼行业发展趋势”报告显示,随着食品冷链的逐步完善,以及产业工业化程度和生产集中度越来越高,冷冻半成品月饼产品快速发展。此类月饼由工厂生产出未熟制速冻半成品,配送到门店、网点后进行现烤。该协会预计,现烤现制月饼将继续扩大市场份额,增强行业竞争力。
“低糖”月饼并非真正低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