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还会涨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要看我们上一部分提到的那些涨价原因,是否可持续。
首先,突发事件难以预测。
疫情、极端天气和地缘战争,都属于突发事件,我们很难判断起止具体时间。
即便改善,也会有一定的时间滞后。
比如美国大豆和加拿大菜籽,今年3月开始播种、面积也在增加,天气正常的话,后续能补上部分缺口;
我国的中央一号文件也提出,今年要大力实施我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
但从种子到农产品,需要6个月左右,9月份才开始收获期,之后还要经过榨油、运输等环节。
其次,原油价格在不断上涨。
原油价格和油脂价格有联动效应,一些植物油可以作为生物柴油,对石油有一定的替代作用。
相信今天大家没少被开车加油「重回9元时代」刷屏。
原油价格飙涨,除了汽油变贵,也会助推食用油价格。
短期来看,食用油的涨价得持续一阵了;但是长期来看,我国的食用油物价不太会持续性地大涨——
一来,我们有较完善的油脂油料储备体系。
我国粮油有两个主力军,中储粮集团和中粮集团。前者主内,后者主外。
中储粮主要是战略储备,而中粮集团主要负责国家粮食的进出口。
之前,全球的粮食行业,基本上由「ABCD」四家有着百年历史的全球跨国粮商主导。

这些粮商巨头手有多长呢?我们来拆拆看。
在我国做生意的食用油企业,基本上是「三足鼎立」的格局:中粮系、益海嘉里系和北大荒系。
换做平时吃的品牌,你可能就有印象了。
比如金龙鱼、欧丽薇兰、胡姬花都是益海嘉里的品牌;鲁花背后,中粮和益海嘉里都有持股。

十多年前,国内食用油市场,几乎是金龙鱼的天下——
然而少有人知道,它背后的益海嘉里系是外资企业,背后是新加坡企业丰益国际。
而美国的ADM,对它有着超过20%的股权,相当于美国的手可以间接触到我国的粮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