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饮食 > 饮食文化

餐桌上的美味——小杂粮

常驻编辑 饮食文化 2022-12-14 寿阳   山西省   灵丘   皮面   玉米面   荞麦   总产量   粗粮   杂粮   包皮   山西   膳食   小米   餐桌   我省   美味   加工   美食

我国是世界杂粮的主要产地,有“杂粮王国”之称,而山西省又有“王国中的王国”之誉。由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理优势,山西省小杂粮栽培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常年种植面积达2000万亩,约占全国的10%,占全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34%,总产量25亿公斤,占全省粮食总产量的25%,其中,谷子总产量居全国第二位,荞麦总产量居全国第三位,燕麦总产量居全国第四位,马铃薯总产量居全国第五位。1pI拜客生活常识网

1pI拜客生活常识网

利用着天然优势,山西也将这优势发挥、发展,例如沁州黄、檀山皇、汾州香小米,寿阳、灵丘等地的荞麦产品都有了很高的知名度。大力发展种植树品牌的同时,山西人还发展出一条小杂粮加工之路,通过多年的摸索,让小杂粮也能粗粮细做,变成日常餐桌上的一道道美食。1pI拜客生活常识网

粗粮细做,杂粮也能变美味1pI拜客生活常识网

山西面食包皮面,又称夹心面,是一种里面有馅的面条,在山西乡间亦称金裹银。在晋中、吕梁、忻州等地区食用包皮面非常普遍,由于各地食俗不同,所包制的山西面食包皮面面条种类和吃法也不太相同。在平遥、介休、汾阳、孝义、祁县一带常吃“红面包皮”;阳泉市、盂县、平定县一带常吃“玉米面包皮”;而忻州市、原平市一带历来喜吃“荞面包皮”“红面包皮”和“玉米面包皮”。包皮面的口感很特别,吃起来很筋道,表面吃起来很有嚼劲,中间玉米面很软嫩,配上自己特制的酱,味道好极了。1pI拜客生活常识网

1pI拜客生活常识网

小杂粮产业成规模1pI拜客生活常识网

山西省杂粮已经具有品牌效应,像沁州黄、檀山皇、汾州香小米,寿阳、灵丘等地的荞麦产品都有着很高的知名度。我省杂粮产业化发展已经粗具规模,不同类型的优质杂粮生产基地在我省初步建立,专业化、规模化、区域化种植开始形成。谷子、荞麦、燕麦等小杂粮的生产基地都具有一定规模,开始由零星分散走向连片种植发展;加工龙头企业发展迅速,小杂粮加工能力明显提高,全省已有各类杂粮加工企业80多个,年加工能力近50000吨;杂粮名牌产品众多,像沁州黄、檀山皇、汾州香小米,寿阳、灵丘等地的荞麦产品等,多次获得国内外大奖,并且有60个杂粮产品通过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每年大约有3万吨的小杂粮产品出口到日本、欧洲等地。1pI拜客生活常识网

1pI拜客生活常识网

我省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还有一大批杂粮育种、生产专家和一批杂粮加工企业,可以利用这一优势,提高杂粮产业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专家认为,要使我省小杂粮生产获得更好发展,应加强人力、资金等方面的投入,研制、培育优良种子,开发杂粮名优品种,提高杂粮商品竞争力;建立优质杂粮生产基地,实现专业化、规模化、区域化种植;发展、壮大杂粮加工企业,实现规模化发展等。1pI拜客生活常识网

1pI拜客生活常识网

目前,省农科院在甜荞麦、谷子、绿豆等杂粮品种的选育方面,育成大量品种,实现了农作物品种的更新换代。同时,在杂粮加工技术研究方面,已经初步研制出苦荞、燕麦、小米等加工产品,这些都为我省杂粮的种植、加工奠定了较好的基础。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农业的产业化发展趋势日益明显,我省小杂粮生产具有天然优势,又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只要政策、措施得当,相信我省杂粮王国的地位将有更好的表现。1pI拜客生活常识网

常吃小杂粮身体好1pI拜客生活常识网

根据中国营养学会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人们每天最好吃50-100克的粗粮、杂粮和全谷类食物。薯类食物含有丰富的淀粉、膳食纤维以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建议每周吃5次薯类,每次50-100克为宜。1pI拜客生活常识网

1pI拜客生活常识网

但是面对庞大的粗粮家族,我们到底应该怎样吃?怎样吃粗粮才是最健康的呢?想要吃出健康,不妨多了解各种杂粮的特点,将杂粮细做。山西省营养学会专家举例讲道,糙米适合熬粥,高粱适合做点心,薏米煲汤最滋补。

相关阅读:

  • 86版《西游记》中已故的16位演员,最大的96岁,最小的38岁
  • 太原晋中联合推出“赏锦绣太原
  • 它是八大名酒之一,来自山西省汾阳市,味道清香沁鼻
  • 山西有哪些大学(山西省二本大学名单)
  • 平原在哪里(山西省平原是属于哪个市)
  • 山西省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之我见
  • 山西这些绝美爱情圣地,了解一下
  • 山西省援沪十五医疗队在长宁奋战的22天……
  • 山西省儿童医院无创DNA筛查乱象:推销升级版,个人账户收
  • 上大压小,山西省要建成百万千瓦机组1000万千瓦以上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