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保鸡丁:"玩的可真花!我咋不知道呢?"
▲ 给大家表演一个太空吃花生米
最后,宫保鸡丁的“重口味”也很关键。在太空的微重力环境下,人体体液会发生转移,向上涌动时容易引起鼻塞——就好像人感冒了,嗅觉和味觉都被严重削弱,食之无味,宫保鸡丁兼备麻、辣、酸、甜,鲜明的风味层次更容易唤醒航天员的味蕾。

▲ 贵州风味的宫保鸡丁,偏重香辣,更容易刺激味觉
换句话说,食物好吃,在太空中也是至关重要,直接影响着航天员的食欲和心情。而论解馋,宫保鸡丁从来就没输过!
可当问到“哪里的宫保鸡丁最解馋”时,天上自然一团和气,地下可就剑拔弩张了。
宫保鸡丁“三国杀”
宫保鸡丁,压根就不是一道菜,而是N道菜的“同名异构体”。
在历史渊源上,宫保鸡丁的来历就是一笔糊涂账——它得名于一位在山东做过巡抚、在四川当过总督、官至太子太保的贵州人,丁宝桢。《路边的川菜史》一书试图和个稀泥,将其解释为:
“宫保鸡丁源于贵州酱辣爆炒,传至齐鲁青椒酱爆,盛于巴蜀煳辣煎炒。”

大概就是,汇聚了黔菜的食材、鲁菜的技法、川菜的调味
可当你问各地朋友宫保鸡丁的具体做法时,四川人会对黄瓜丁、胡萝卜丁嗤之以鼻,贵州人表示糍粑辣椒才是灵魂伴侣,山东人认为“蔬菜大省”配菜精良才是正义,北京人觉得地道的宫保鸡丁我们从小吃到大,有啥稀奇?
川派 煳辣荔枝味
川菜,讲究“一菜一味,百菜百格”,在川菜的二十四种味型中,宫保鸡丁独占两格——煳辣味和荔枝味(小荔枝口)。
煳辣味,来源于花椒和干辣椒段烹炸产生的风味,麻香辣香藏而不露,与回甜回酸产生鲜明的层次感;荔枝味,则是一种酸、甜、咸之间的微妙平衡,尽管它原料简单,不过由醋、糖、盐构成,但过酸容易变成醋溜鸡丁,过甜则会变成糖醋味。

由糖、陈醋等调料配成的荔汁味,是宫保鸡丁的味觉密码
正如广东的荔枝有桂味、糯米糍、妃子笑、挂绿之分,哪怕都是“荔枝味”,在川菜里也有糖醋比不同带来的口味之别,宫保鸡丁,就属于醋微多过糖的“小荔枝口”。其间细微差异,只有经年累月的颠勺大厨能精确掌控,唯有深谙吃道的老饕能清晰辨别。
相比于味觉的复杂,在食材上,四川人奉行的是“极简主义”——经过拍打、腌制的鸡丁细嫩,去皮、油炸的花生米香酥,再加上葱段居中调和、贡献香气。三者之外,任何蔬菜丁的加入都显得生硬,还会出水稀释风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