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讲讲桑枝,桑科植物桑的干燥嫩枝,如下图所示,将其采收后,去除叶片,晒干,切片。可以生用,也可以炒制。桑枝,是上肢病的引经药,因此很多上肢疾病,在使用中药时可以以桑枝配合使用,引药至病所。小编在临床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患...
老鹳草,是牻(mang)牛儿苗科植物牻牛儿苗、老鹳草或者是野老鹳草的干燥地面上的部分,也就是扣除根茎部分的其余部分均可入药。因为有不同的品种,所以图片略有差异。老鹳草,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采割后晒干,切成小段,生用...
豨莶草,字都陌生,更别提这味药了。豨莶草(xi xian cao),是菊科植物豨莶,以地上部分入药,如下图所示。豨莶草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其中主要以湖南、湖北、江苏等地区产量最大。豨莶草一般在夏季、秋季开花前采摘,将多余杂...
今天讲讲穿山龙。穿山龙,虽然听着与穿山甲像表亲,但是其与穿山甲可没什么关系。穿山龙是植物药材。穿山龙是薯蓣科植物穿龙薯蓣的干燥根茎。在我国大部分的地区均可生长种植。采挖后洗净,切成小段或者是切片。晒干或者是...
臭梧桐,听着极其不雅的一味中药名称,却是一味很不错的中药。又被称为“臭牡丹”。它是马鞭草科植物海州常山的干燥嫩枝或者是叶片。主要分布在我国安徽、江苏、浙江一带。一般在夏季花朵尚未开放之前采收,而后晒干,切成小...
海桐皮,在临床上使用频率算是比较冷门的一味中药。如下图所示,海桐皮是豆科植物刺桐的干燥干皮或者是其干燥根皮。全年可收,不过其皮在春天比较容易剥取。主要分布在我国福建、浙江、台湾、四川、云南、贵州等地区。剥取...
今天讲讲祛风湿热药,“祛热”者,热者寒之,因此本类药的药性以寒为主,辛寒、苦寒。首先,讲讲第一味药——秦艽。秦艽是龙胆科植物秦艽的干燥根。主要分布在我国陕西、甘肃、内蒙、四川等地区。秦艽,味辛、苦。性平。归胃经、...
路路通,造型相对算比较独特的,虽然是成熟的果实,但是并非是种子类,也不像其他根茎、叶子类的中药容易混淆。路路通,如下图所示,像煤球似的,内有有个小口,四通八达之状。因其外观,也有九孔子、狼目的别称。路路通,是金缕梅科植物...
防己,是防己科植物粉防己,入药部分是其干燥根部。习惯上称之为“汉防己”。主要生长在安徽、浙江、江西、福建等地区。防己一般在秋天采挖,将其根部采挖后,洗净,将外层粗皮去掉,晒干,切成厚片使用。防己,味道苦、辛,性寒。归膀...
今天讲的独活是祛风湿药里面的第一味药,说到风湿,大家都比较耳熟能详,生活中身边的阿姨要是哪边酸痛,就说自己是风湿了。拔罐罐印深一点,也说自己湿气重。中医的风湿与西医的风湿性关节炎不属于一个体系,不好直接拿来比较。...
今天讲讲祛风寒湿的另外一味药——威灵仙。听名字就很“厉害”的一味药。威灵仙,古时相传有一家寺庙名威灵寺,里面有一个老和尚,对风湿痛治疗效果很好,十里八乡的人们都去找他看病,都叫他“活神仙”。其实老和尚就是用后山...
昆明山海棠,很美的名字。有很多别称。又称“火把花、断肠草、紫金皮、紫金藤、掉毛草、胖关藤、红毛山藤”等等。其中断肠草,是大家从影视剧里面经常能听到的。昆明山海棠,是卫矛科植物昆明山海棠的根或者全株。其主要以...
松节,日常生活中还是比较常见的,很多农村地区或者森林公园内皆有相关植物种植,只是很多人并不知道其松节还是一味实用的中药。今天讲讲这味被忽略的身边潜伏的中药。松节,是松科植物油松、马尾松、赤松等松树的枝干结节。...
人的一生中一半以上的活动和能量消耗都要靠双腿完成,除了默默支撑着全身的重量,小腿在养生保健、防病治病中也起着具有重要作用。 因为,腿部静脉回流则主要靠小腿肌肉收缩,把小腿照顾好,就等于在身体下部加了一个“泵”,可...
“冬病夏治”源于《黄帝内经》中“春夏养阳”的理论,是根据《素问.四气调神论》中的“春夏养阳”,《素问.六节脉象论》中“长夏胜冬”的克制关系发展而来的,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疗法中的特色疗法。“冬病”是指一些冬季容易...
打开手机扫描上面的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