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理论模型来自于自然,和西医相比较,强调身心合一,即人体“软件”和“硬件”相互协调统一。在《黄帝内经》和《伤寒杂病论》中,清晰地勾勒出了人体软、硬件相互影响的辨证关系。如喝过仲景药方当归散的人,会感到有明显缓解焦虑的作用;喝过泻心汤的人,绝大多数人会体会到有解除忧虑、“放下”负担的感觉;辨证准确,喝过百合地黄汤的人,也会有“安心”的感觉。
《黄帝内经》在一开始的第一篇就旗帜鲜明地指出:除了外在的伤害外,疾病主要是因为人们不能控制自己的内心,过渡消耗、情绪的失常和违反自然规律导致。如果能做到“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
所以,生命的本质是自然,维持健康的本质也是顺应自然,今解《黄帝内经》文章将为我们揭示的就是自然之道。
在这个繁忙焦虑、疾病丛生的年代,这本凝聚着五千年智慧的古老经典如同一部发人深省的警世良言,他的每一个字里行间都透露出深刻的生命哲学和人生的真谛。相信随着时代的进步,我们会越来越领略到他的伟大和深邃。
(1)本号是今日头条上用现代科学语言、系统化解读中医第一人,旨在帮助中医爱好者迈入中医之门并登堂入室,提升理论与实际运用水平。
(2)如果你想学习自学中医,你需要做好至少一年的长期关注与学习的心理准备,认真学习文章与视频,这样你才能逐步成为自己及自己家庭的健康管理师,有效的应对日常常见疾病、防治慢性病,利己利国。
(3)有问题可留言或者私信,觉得对您有所帮助,记得看后点击关注,或者转发给身边的朋友看一看,以便帮助更多的人。关于中药剂量的问题,请翻阅此前文章,东汉与现代度量衡不同。
(4)本文章为公众号“四圣弘医”同人原创文章,文章转载已获得同人书面授权,且为原作者在今日头条唯一正式授权。“同人”,为深圳市保健协会、深圳市健康产业发展促进会特聘智库专家。
有人问为什么不教一些偏方,或者快消方法,在此答复如下:
头条有很多不系统的小方法,或者未经授权转载、拼凑的零散火爆文章,但根基不牢,无法持久。
我希望我的粉丝,能够系统的学习中医理论,实现自医,自利利人。
作为医者,最大的期望是大家不要把自己的健康外包给医院或者他人。
自己懂自己明白,才不至于有病乱求医,才能避免过度医疗对身体的伤害。
更多文章,请到本号文章中查阅。
《望闻问切系列》中医科普文章导读及链接
《深入浅出讲伤寒》系列中医科普文章链接及导读
迈入中医之门系列中医科普文章链接及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