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俗语,大多数人只是熟悉一些随口就能说出的俗语,但老祖宗总结出来的经验之谈,也就是现代人所说的俗语,其实有很多。
很大一部分俗语,已经很少有人知晓,也就会错过一些养生告诫,有的人会认为不可信,有的人则是认为比较有道理。
今天就来说一个,很多人没有听过的俗语,它就是“晨不吐口水,午不泄精水,晚不流汗水”,下面来详细解读一下。

它的含义是什么?
“晨不吐口水”
从字面来进行解读,并不难理解,就是早晨起床后,最好不要吐口水,在中医说法中唾液与肾气之间是有联系的。
主要是唾液中会伴有肾气,而肾气足,阳气也会比较足,在早晨6点到9点左右,阳气会比较充足,再加上一整夜的休息,人体中的阳气也会慢慢变得充盈。
唾液中也就会伴有较为旺盛的肾气,在晨起后就吐口水,也许会让体内的一部分肾气流失,阳气可能也会有耗损。
若从此方面进行理解,却有一定道理,可从现代科学的角度出发,又会有另外的意思,就是嘴巴一整夜都没有活动,就可能滋生出大量细菌,产生的唾液中就可能携带细菌,会认为吐掉口水会更好一点。

“午不泄精水”
这里比较难理解的应该就在于精水,不清楚具体指的是什么,它其实也是属于阳气,精可以理解过人体内的精气,而精气就是阳气。
午,自然指的是中午,中午时分也算是一个短暂休息的好时机,还可以说是暂时补充阳气的一个绝佳时间。
若是在此期间,做一些伤及身体,耗损阳气的行为,就可能会让阳气泄露,导致阳气耗损较多,特别是一些中老年人更是要注意。
耗损阳气的行为,则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