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界有句俗语:“无刀不成宴”。一丝不苟的刀工能让食材呈现出独特极致的美感,让美味与造型完美统一。看过经典武侠电影《新龙门客栈》的人一定还记得那个手拿刮骨刀的鞑靼小厨子。变身骷髅,令人叹为观止。这种功力神奇无比,堪比传说中的“炮顶劫牛”。在我国唐代,早就有厨师高超刀法的记载:“金盘雪花高飞”,“雪花飞落”,厨师用利刀切鱼,让薄如蝉翼的鱼片如雪花般飘浮在盘中,这一幕引人入胜。刀,作为中国烹饪的核心技艺,代表着厨师的手艺。极致的刀法,如高深的武功功夫,只有经过数十年的磨练,才能随心所欲地驾驭刀法。
文思豆腐
最经典的刀工菜是“文思豆腐”,简直就是“神工”。几千根豆腐丝,牙签那么长,粉丝那么细,漂浮在清汤里,淡淡的,洁白细腻。吃起来爽滑柔软,清新可口。通常,在用餐者恢复之前,它已经舒适地到达您的胃中。回味之际,让人忍不住叫好。

文思豆腐做起来很有讲究。先把豆腐表面的老皮剥掉,然后竖切。这是一片,这片要切得跟纸一样薄。切好后,用刀斜着擦豆腐片,让豆腐片“躺”成梯形,再切成细丝。一块软豆腐通常需要用大刀切,横刀至少88刀,竖刀188刀。几分钟后,一块脆弱的豆腐就变成了千百条豆腐丝。厚度均匀,细如头发。还必须不粘不碎,这是对刀法的考量。这门功夫看似简单,但没有三五年的修炼,真的很难胜任。厨师们在操作时,既要细如毫毛,又要胆大如虎。沉着冷静,从容不迫更为重要。看的时候,只见刀起起落落,刀法风靡一时。整个过程真是顺风顺水,一气呵成。

三盘鸭三盘鸭是江苏扬州、高邮的传统名菜。清代《调鼎集》有一套鸭具的具体制作方法:“肥鸭去骨,咸鸭也去骨,塞入鸭腹,蒸得很烂,整只上桌。”后来,扬州酒楼的厨师又把野鸭去骨塞进家鸭,把菜鸽去骨塞进野鸭,创制了“三套鸭”。成品家鸭肥嫩,野鸭清香,菜鸽香脆可口。有人称赞这道菜具有“闻香下马,知味止”的魅力。
把三种材料放在一起。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必须去骨保形。所以,三套鸭子需要挑、敲、砍到极致。只要稍微偏离刀尖,皮肤就会破裂,整道菜就宣告失败。取一只宰杀好的鸭子,将刀片插入鸭身,去骨,切肉,翻面。动作和事先计划好的一样精准,一只完整无骨的鸭子就出现了……把骨头拿出来不粘着。一丝肉味,从外表看,整个食材完好无损,经过长时间的慢炖,也能保证菜品的外观完整美观。


去骨鱼
去骨全鱼指的是一种去骨技术,去除了鱼的主要骨头,同时仍然保持形状完好。菜肴,如无骨酿黄花鱼、三鲜无骨鲤鱼、荷包鲫鱼、无骨八宝鳜鱼、八宝刀鱼、珍珠老蛤等。以三鲜去骨鲤鱼为例。先在鲤鱼头的一端切一刀,用特制的锋利的刀把鱼肉和脊骨分开,然后在鱼体另一侧的尾部切一刀,把鱼肉和鱼骨分开。脊柱。然后从切口较大的一端拉出鱼骨和内脏。这道菜从刀到上桌必须是一整条鱼。鱼皮不能破,鱼肉不能散,鱼的表面看不到刀口。成品鱼外形完整,鱼肉鲜嫩,三鲜藏于腹中,别具一格。


大水煮干丝
这道菜跟文丝豆腐不一样。它不能像头发一样剪得很薄。它要求厚度均匀。一块不到2厘米厚的豆腐干,用刀切成24块左右,刚刚好。切好的豆腐干不仅整齐均匀,而且厚度不能超过一根火柴棍。在蒸煮过程中,应能完全分散,不凝结成团,使煮熟的干丝松软。这种粗细的精细程度,比一味的要求薄,更考验刀工。把豆腐切成丝,需要十几年的练习。真的没有捷径可走。只练一刀,银丝般的干丝在浓郁的鸡汤中炖煮,鸡汤的鲜美渗透得淋漓尽致。干巴巴的,这种味道用轻轻一碰来形容倒是很贴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