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天:随着训练的推进,他的动作完成得越来越好,在户外的单杠上可以标准地做引体向上。
![](/img.php?url=https://imgw01.71396.com/bl/ph/be48fd958208bb22.jpg)
不知不觉来到了第20天:
他不但可以娴熟自如地完成动作,还可以增加难度,尝试悬空抓杆。看来二十天的坚持,他对身体和动作的掌握程度都已经很高了。
![](/img.php?url=https://imgw01.71396.com/bl/ph/e930101b990835b3.jpg)
第30天:身体引起后不但可以保持平衡,还可以完成左右横移,上肢力量强悍可见一斑。
![](/img.php?url=https://imgw01.71396.com/bl/ph/bdb1227511a3b09b.jpg)
30天之后,对比图来了:
和之前相比,虽然变化不算大,但手臂似乎更粗壮、上背部肌肉更加发达,背阔肌获得了不小的进步,身体呈现出了让人满意的“倒三角”形态。
![](/img.php?url=https://imgw01.71396.com/bl/ph/c6be73a549c17458.jpg)
为什么引体向上对于上半身尤其是背部的训练效果这么好?
1.引体向上的主要动作模式是““拉”,即我们需要对抗身体重力,将身体竖直向上拉起。
这个过程主要通过肩屈伸、肩内收来完成,可以有效训练到背阔肌、大圆肌、菱形肌和中下斜方肌;屈肘的过程还会练到手臂的肱二头肌;时刻抓握单杠,强化小臂力量。
![](/img.php?url=https://imgw01.71396.com/bl/ph/d8d576a9d3f1a47f.jpg)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上边小伙发生变化最大的几个部位,主要集中在背部和手臂,当然肩部、胸部肌肉力量也会有提升。
2.引体的过程中控制腰腹稳定、勾脚保持平衡,这也非常重要。
对于上肢力量和稳定性差的朋友来说,不但身体起不来,就算把身体挂在那里,也很容易出现“前摆后晃”的情况。
![](/img.php?url=https://imgw01.71396.com/bl/ph/b617eaea2788fad1.jpg)
3.最后一个尴尬点在于:无论你的上肢力量再强,体重大也不好使——毕竟你要拉起的是自身重量。
力量提升的过程很慢,绝不是一个月就能做到的,体重较大的朋友,先减重个10kg、20kg,其实对你引体向上的帮助更直接、关键。
1个引体向上都不做了?你可以试试这么进步。
1.静力悬挂(强化握力、适应悬垂姿势)
- 选择高度比身体更高的单杠,双手握住单杠,掌心朝前。
- 腹部收紧、控制好双脚位置。双臂自然伸直,仅靠手臂力量握紧单杠。
- 保持至双手力竭为止。
![](/img.php?url=https://imgw01.71396.com/bl/ph/3bb8d0c6fd8bfffa.jpg)
2.悬挂沉肩(在悬挂的基础上,增加一个沉肩动作,开始建立起动作-肩胛-肌肉之间的联系。)
- 双手间距略宽于肩,挺胸收腹。
- 双手握住单杠后,身体尽可能放松。尝试耸肩,并将后背肩胛收紧。在肘部不要弯曲的前提下,上提身体至最高点。
- 缓慢控制身体下放,恢复至放松状态。
![](/img.php?url=https://imgw01.71396.com/bl/ph/c39f0c4bee1ef831.jpg)
3.单腿撑地引体向上(在学会控制肩胛的基础上,尝试背部发力。)
选择高度较低的单杠,双手握于杆上,单腿撑地,另一侧腿向前伸出。
下沉肩胛收紧背部,同时脚掌发力、弯曲手臂,将身体向上撑起,直至感觉背部完全收紧,停顿1~2秒。
缓慢下放身体,同时将悬空的脚向前移出。
![](/img.php?url=https://imgw01.71396.com/bl/ph/7ee58e656e8be527.jpg)
4.爆发力引体向上(在熟悉动作的基础上,尝试自重训练。)
- 选择高度和身高齐平的单杠,双手握杆,双脚踩在地上。
- 双脚向上蹬出的同时,借助惯性身体向上移动,并尝试依靠收紧背部的力量,将身体向上拉起。
- 努力屈肘至最大程度,直至头部超过单杠位置,缓慢下放还原。
![](/img.php?url=https://imgw01.71396.com/bl/ph/559b97b204a5b57c.jpg)
综合来看,你需要从简单的悬挂动作练起,然后学会控制肩胛,进而熟悉背部发力,最后借助爆发力完成动作。
当你能够将这个流程信手拈来的时候,引体向上对你来说,不再是困难的事儿。
最后想聊聊关于动作替代的问题。
因为引体向上需要强悍的上肢力量,所以完成难度很大。也总有新手问“哪些动作可以代替引体向上?”,希望用简单的动作取而代之。
![](/img.php?url=https://imgw01.71396.com/bl/ph/b3a45067f2487250.jpg)
有一种观点是:日常多练背部、手臂等部位,能够帮助你完成动作。这个办法听起来可行,但从动作实施的角度来看,其实欠缺合理性。